首 頁 資訊 評論 藝文 閱讀 非遺 國學 人物 戲劇 國之瑰寶

首頁>文化>資訊

內蒙古藝術劇院創作“進行曲”

2021年08月26日 13:53  |  來源:中國文化報
分享到: 

▲交響曲《旗幟》演出現場

▲原創民族舞劇《騎兵》劇照

阿勒得爾圖

8月23日,內蒙古藝術劇院8樓排練廳內,原創民族舞劇《騎兵》中的幾十名舞蹈演員仍在揮汗如雨地進行排練。

《騎兵》是以騎兵為題材的大型原創民族舞劇,通過獨創的蒙古族舞蹈、音樂語言和唯美的舞臺畫面,展現了解放戰爭中以蒙古族青年朝魯為主體的內蒙古騎兵部隊的革命歷程,折射出內蒙古人民的家國情懷和精神風貌,頌揚了蒙古馬精神,蘊含人性之美、萬物和諧、人類和平的愿景。

全劇由序《威武的騎兵》、上半場《男兒歸》《草原殤》《從軍別》及下半場《戰馬情》《英雄淚》《騎兵魂》構成。上半場通過男主人公青年朝魯的幾次個人重大選擇,表現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內蒙古騎兵部隊在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重要歷史關頭,順應時代和歷史大勢,選擇光明、選擇正義、選擇人民;下半場則圍繞關鍵詞“忠誠”展開,表現草原兒女對國家的忠誠、蒙古族騎兵對黨的忠誠、戰馬對主人的忠誠,以及男女主角對愛情的忠誠,展示出內蒙古人民騎兵為新中國建立作出的歷史性貢獻。

《騎兵》用真摯的情感和突破式的創作為觀眾譜寫了一部散發英勇無畏的內蒙古人民騎兵精神,以及吃苦耐勞、一往無前的蒙古馬精神的藝術經典。

《騎兵》于2017年度獲得國家藝術基金的資助,2019年入選文化和旅游部“西部及少數民族地區藝術創作提升計劃”重點原創劇目;2020年入選全國舞臺藝術重點創作劇目、文化和旅游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舞臺藝術精品創作工程重點扶持作品“百年百部創作計劃”、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參演劇目等;2021年入選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國文聯舉辦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優秀舞臺藝術作品展演劇目、首屆“當代精品舞劇演出季”劇目。

“獲得諸多榮譽的《騎兵》兩進北京、三下上海,今年將在全國巡演50多場次,這在內蒙古文藝院團演出史上是絕無僅有的。”《騎兵》編劇、總導演何燕敏說,“但是藝術創作的空間是無限的,藝術追求當然也是無限的。《騎兵》還是有要提升的空間。比如,女主角珊丹在《從軍別》中‘轉身’這個細節的處理時,以往的情緒不夠飽滿,不想讓人走但又留不住,因此在一個細節中要表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情緒,這樣才能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這種‘送’,不可能歡天喜地,同樣也不可能沒有希望和憧憬……”

有這樣的藝術情懷,就有何燕敏和她的團隊對藝術永無止境的不懈追求。

交響曲《旗幟》是一部用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的原創大型交響樂作品,分為燈、情、愛、興4個樂章,謳歌了內蒙古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吃苦耐勞、一往無前、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蒙古馬精神,表達了內蒙古人民對黨的民族政策的衷心擁護,以及永遠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

“《旗幟》首演后雖然受到觀眾的好評,但還不夠完美,通過修改、打磨、提升后將進行全國巡演。”內蒙古藝術劇院交響樂團副團長杜敏說。

2016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講話時說:“什么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半條被子”的故事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人民情懷和為民本質。“半條被子”的故事深深影響、感動、鼓舞著內蒙古藝術劇院二人臺藝術團團長趙剛。“如何用內蒙古中西部群眾特別喜愛的藝術形式——二人臺講述‘半條被子’的故事,國家京劇院演出的京劇《半條棉被》給了我們很大啟發,我們將其移植、改編為二人臺劇目后,同樣受到觀眾的歡迎。”趙剛說。

內蒙古藝術劇院黨委書記、院長李莉說:“當前,我們已經完成舞劇《騎兵》、交響曲《旗幟》、民族管弦交響組曲《奮斗》等13部精品劇目的創作排練和演出。今年底前還將完成舞劇《庫布齊》、話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歌劇《江格爾》等8部劇目的創作。”

(圖片由內蒙古藝術劇院提供)


編輯:陳姝延

關鍵詞:內蒙古 藝術 騎兵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播放影院 | 亚洲欧美清纯另类日韩中文字 | 亚洲日韩欧美国产精品区 | 亚州三级久久电影 |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一区 | 性色开放主播在线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