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資訊
科特派吳江: 助小葡萄“長”成十億級大產業
浙江省農科院園藝所研究員吳江以浙江省科技特派員的身份被派駐到金華市浦江縣,推廣葡萄新品種和提質增效新技術,助力小葡萄成長為促進浦江農民致富、推動鄉村振興的十億級“農業第一產業”和拉動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一位老客戶前幾天一下子訂走30箱,過幾天又要了幾箱。我連忙講,真沒多的了,還得留幾串,請吳老師觀察品相嘞。”8月27日,位于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的榮芳幸福果園內,園主張煒雄笑著對浙江省農科院園藝所研究員吳江說。
穿著高筒雨靴,頂著種植大棚內的高溫,弓腰在葡萄架下穿行,觀察試種新品的藤葉狀態和成品色澤香氣……一系列操作下來,吳江很快滿臉大汗。對她來講,夏天來浦江“蒸桑拿”,已是多年的傳統。
2009年,國家葡萄產業技術體系杭州綜合試驗站建立,浦江縣被選為示范縣之一。作為站長的吳江便與浦江結緣,連續十余年為當地葡萄產業開展技術服務。去年開始,吳江又以浙江省科技特派員的身份被派駐到浦江縣,推廣葡萄新品種和提質增效新技術,助力小葡萄成長為促進浦江農民致富、推動鄉村振興的十億級“農業第一產業”和拉動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引進優質品種,延長葡萄供應期
上世紀80年代,憑借獨特的盆地氣候和沙質土壤,浦江縣開始規模化種植“巨峰”葡萄。歷經30余年的發展,當地葡萄產值已占農業總產值50%以上,其中“巨峰”葡萄目前的栽種比例占90%以上。
但集中在7—8月成熟上市的“巨峰”,容易受全國葡萄大量上市與高溫天氣等因素的影響,效益不佳。因此,浦江縣葡萄品種結構急需優化。吳江說,這也是科技特派員義不容辭的責任。
為此,吳江團隊選取綜合性狀表現優異的特早熟品種“天工墨玉”、中熟品種“天工麗人”和晚熟品種“陽光玫瑰”等,著手推廣示范。吳江介紹,“天工墨玉”和“天工麗人”是團隊歷經十多年自主選育而成的品種,而“天工墨玉”采收期較“巨峰”提早1個多月,具有香氣濃郁、自然坐果好、管理省力等優點。
為加快新品種和栽培技術在浦江縣的推廣進程,吳江團隊在當地建立了5個品種結構優化和標準化生產的示范基地。“作為新品種示范基地之一,公司今年試種‘天工墨玉’5畝,6月下旬就基本成熟,產量4000公斤。晚熟的‘陽光玫瑰’有165畝,預計產量15萬公斤。”浙江圣炫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旭升說,吳老師每次來一趟,都要在各個基地趕來趕去,手把手教葡農栽培技術。
去年10月,吳江及其團隊成員與浦江科技局、農業農村局葡萄辦在浦江縣黃宅鎮前陳村聯合舉辦“特早熟葡萄品種‘天工墨玉’現場培訓與座談會”,吸引全縣各地已種和計劃改種的70余名葡農慕名而來。
“多次培訓會讓農戶們對新品種有了全面了解,加之示范基地去年可觀的新品種售價、政府部門一定程度的補貼等,新品種推廣得以有序開展。”浦江縣科技局副局長張瑞春介紹,目前3個新品種已經種植2000余畝,示范基地以點帶面,為全縣葡萄品種結構調整打下了堅實基礎。
下沉產銷一線,和農民打成一片
同為新品種示范基地之一的榮芳幸福果園外,一張榮譽證書被張煒雄展示在介紹牌上——此前并無種植經驗的他,種出的“天工麗人”被評為“2020年浦江縣十佳葡萄”。
“原先我只想種點自家嘗嘗,經吳老師推薦,2019年開始試種‘天工麗人’系列等品種。”張煒雄說,如何培土、搭葡萄架,包括花果管理、病蟲害防治、肥水管理等農藝技術,都是在吳老師指導下完成。
“零基礎也能種出好葡萄,張師傅現身說法,幫很多個體葡農提振了信心。”吳江告訴記者,平時現場指導培訓就集中在5個示范基地,便于不同區域的種植戶就近參觀學習。據統計,2020年吳江團隊以實地指導、課堂培訓與遠程網絡指導相結合,集中開展培訓22次,指導葡農超1000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當地葡農還通過建立“浦江‘天工麗人’系列葡萄種植學習群”,實時向科技特派員咨詢問題。浦江縣科技局、農業農村局主管干部也在群內,關注葡農動態,形成良性互動。
“一頂草帽和一雙雨靴,吳江常穿這身行頭到田間,真正和葡農打成一片。”浦江縣科技局局長鐘金偉告訴記者,“農民發自內心地歡迎下沉一線的技術人員。”
在吳江看來,調整品種結構的同時,需要保證農戶原有利潤不受影響。為此,團隊在浦江遴選出了葡萄銷售情況較好的10名種植戶,組成葡萄銷售經紀人團隊,尋找大型水果超市的采購商等方式,幫助其他種植戶進行銷售。
2019年,浦江葡萄的種植面積達到6.7萬畝,產量達到12.5萬噸,產值11.1億元,給每戶種植戶帶來了9.25萬元的收入。據浦江縣農業農村局統計,吳江團隊在浦江推廣的葡萄新品種和提質增效新技術,在2020年新增產值3100余萬元,新增利潤2700萬元。
“除了技術幫扶和產業謀劃,吳研究員還在多個場合推廣浦江葡萄,是絕佳的品牌代言人。” 浦江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傅積善表示。
探索普惠模式,護航高品質發展
“目前,浦江縣有葡萄專業合作社150家,種植戶一萬多家。”吳江告訴記者,就葡萄集中銷售和品質控制而言,這一群體顯得龐雜,需要更加集中,才有助于提升葡農的經濟效益。而幫助葡農致富,也是科技特派員的重要職責。
早在數年前,吳江團隊便協助浦江金氏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組建浙江浦江紅鑫葡萄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吸納23個合作社,基地面積5800畝。團隊以浙江省農科院為技術依托,通過產前、產中、產后技術服務,示范推廣體系新品種和集成技術,協助聯合社嚴控葡萄產量和品質。
結合當地葡萄銷售經紀人團隊的資源對接,該聯合社已與上海、長沙的多家超市簽訂合作協議,進一步拓寬葡萄銷售渠道,2020年,共幫助聯合社成員銷售葡萄3000多噸。
2018年8月,浦江縣人保財險在全省首創葡萄價格指數綜合保險,并在浦江縣政府的支持下,聯合開展了該險種的試點推廣工作,以期避免低價無序競爭,保證果農豐年不賤賣。
“浦江作為全省首個開展葡萄價格指數保險的試點縣,對全省政策性農業保險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但我們注意到,其實施過程中還缺少一套用于評價的標準。”吳江說。
2020年,吳江團隊聯合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分公司、浦江支公司以及浦江縣農業農村局建立了葡萄品控技術標準,開啟葡萄價格指數保險模式創新,實現農業保險從保成本向保品質、保收入的轉變,進一步化解市場波動對種植戶造成的經濟損失。
“不單單是種植培育,科技特派員也得了解產品市場行情,并進行相應的預判,勞心又勞力。”浦江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戴忠泉表示,吳江研究員經常引導種植大戶,避免他們盲目跟風、擴種,并就選育品種和種植規模給出分析建議。
“去年,中國農學會葡萄分會浦江工作站成立,為葡萄產業的高品質發展提供了新的平臺。”吳江表示,接下來,團隊將在相關部門支持下,持續跟蹤新品種引進后的效益,以創新手段增強浦江葡萄產業的發展后勁。
編輯:魯雅靜
關鍵詞:葡萄 吳江 浦江縣 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