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評論
惟論是非,不徇好惡
近來,部分偶像藝人被爆出負面新聞,或不講公序良俗,道德敗壞;或不講民族大義,數典忘祖;或生活糜爛,醉生夢死;有的甚至違反了法律,涉嫌犯罪,受到刑拘。然而,一些鐵桿粉絲卻依然不脫粉,照樣支持,照樣追捧,照樣聲援,還竟然商討組團“探監”“救人”……荒唐至極,幼稚至極,無聊至極,這就叫香臭不分,是非不明。
《明史》卷《駱問禮傳》記載了明人駱問禮上隆慶帝奏書中的一句名言:“惟論是非,不徇好惡。”意思是說,一切只以是非為準,而不是從個人好惡出發,做事做人都應秉持這個標準。清初思想家黃宗羲則提出:“大丈夫行事,論是非,不論利害;論順逆,不論成敗;論萬世,不論一生。”主張一定要把是非、順逆置于利害、成敗之上。
人生在世,食五谷雜糧,養七情六欲,可以有好惡、講利益、論利害,但都要建立在是非分明的基礎上,務必要明辨是非,區分正誤,尤其是大是大非,一定要立場堅定,旗幟鮮明。決不能只論好惡遠近,不講孰是孰非,只講利大利小,不問是耶非耶。反之,那些混淆是非、黑白顛倒的人,平時可能是個不明事理的糊涂蛋,關鍵時刻,緊急關頭,就可能會唯利是圖,利欲熏心,變成有奶就是娘的民族敗類。
在那些缺乏是非感者的眼里,只有利益,沒有是非,只問這錢能賺多少,利潤多厚,不問這錢該不該賺,昧不昧良心,是否取之有道。在他們眼里,只看勢力,不論是非,誰的勢力大就跟誰干,誰的大腿粗就抱誰,結果就可能會糊里糊涂地上賊船,當幫兇,成為炮灰。在他們眼里,只見好惡,不講是非,只要我喜歡的,我親近的,再丑也是美人,再壞也是好人。即便是惡瘡爛癰,在他們眼里也是“紅腫之處,艷若桃李,潰爛之時,美如乳酪”(魯迅)。
現在的一些家長和學校,終日忙著教孩子各種生存技能、處世經驗、賺錢辦法、發達之道,卻疏于教他們如何明辨是非,如何向善遠惡,如何擺正義利位置,如何重視操守。因而,就渾然不覺地培養出一批不講是非,只問利益,不管正邪、只論親疏,不計節義、只講好惡的精致個人主義者。那些不講是非、不論正誤、死抱著臭不可聞偶像不放的鐵桿粉絲就是他們的縮影。
不問是非只講利害,不問是非只論好惡,是墻頭草之類的機會主義者,或許在短時間里會如魚得水,左右逢源,但難以持久,難以服人,也難成大事,早晚會被淘汰。因為在他們心里,只有利益、沒有節操,只有好惡、沒有原則,只有機會、沒有底線,這樣的人,急功近利,重利輕義,德不配位,難當大任,也難有作為,一不小心就成了人渣。
令人欣慰的是,在幾個演藝偶像丑聞曝光后,大批粉絲聞風而動,迅速脫粉,與其劃清界限,代言品牌立即解約,相關綜藝節目也取消邀請,這就是粉絲和商家們頭腦清醒是非分明的表現,值得點贊!但愿那些仍執迷不悟的粉絲也能見賢思齊,明辨是非,幡然醒悟,棄舊圖新,不要再美丑顛倒是非不清,繼續給劣跡明星抬轎子吹喇叭,當如蠅逐臭的糊涂蟲了。面對此類粉絲,可悲復可笑之余,只能套用迅翁一句話:哀其不智,怒其不醒。
(作者系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教授)
黃卓 繪
編輯:陳姝延
關鍵詞:惟論 粉絲 利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