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宏觀 金融 行業 國企 民企 人物 新資訊

首頁>經濟>宏觀

破解金融支持中小企業世界性難題,中國要有自己的答案!

2021年09月14日 10:37  |  作者:新望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中國制造業經歷了40余年快速而粗放的發展,目前正出現一個歷史性轉變,即從集成制造轉向基礎制造。改革開放之初,為了滿足人民群眾的生活需要,先解決有沒有的問題,最終產品的制造實則是組裝。集成思維最為典型的是汽車:進口整車高稅,但零配件免稅;新能源整車有補貼,零配件無補貼。直到上海引進特斯拉,才注意到零配件的國產率問題。

集成思維造成了裝配虛胖,零配件太瘦,整個制造業沒油水、沒韌性。“十四五”規劃提出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就有補課的意思。制造業的產業基礎是六個“基”,即基礎零部件、基礎材料、基礎工藝、基礎設備、基礎芯片、共性技術基礎。這些既要靠國家科研機構和大型企業,更要靠一大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為此,中央和地方都動了真格。比如我國將“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寫入了“十四五”規劃的“深入實施制造強國戰略”之中。

破解金融支持中小企業的世界性難題,主要難點是信息不對稱,信用定價難。發展專精特新企業,迫切需要一攬子體系化的創新性政策和制度設計。中國應形成自己的金融支持中小企業答案。

硅谷探索出了對高成長性中小科技企業以風險投資為主的金融支持體系,值得借鑒。風投公司往往是和合伙企業結合,是有限合伙,只拿錢的叫LP,合伙企業內部的人,是GP,叫普通合伙人。普通合伙人既要承擔無限責任,還要承擔連帶責任。這些早期的GP,也拿不出很多錢,為了吸引和穩定團隊,可以拿一個期權,上市以后可以兌現。當然還有可轉債、技術股權化或人力資本股權化等等形式。

國內資本市場已經具備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提供金融支持的基本條件,主板市場、創業板、科創板、新三板等上市的已經有一些專精特新企業。尤其是借助于科創板,一些企業已經由小變大,由小變強,成為行業翹楚或頭部企業。中央明確將繼續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今年以來,資本市場對制造業細分領域頭部企業的價值也開始給予充分認可,硬科技、小巨人類的上市企業呈現出高成長性、高吸引力;債券市場通過采取增信措施,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通過發行債券獲得更多中長期融資,也有不少成功范例;銀行與創投機構合作,投貸聯動,債權融資+股權融資。可以說,“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融資方式和渠道正在不斷拓寬。

(作者系中制智庫理事長兼研究院院長)

編輯:秦云

關鍵詞:金融 中小企業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福利 | 日韩欧美国产第一页 | 日韩中文无线码在线 |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免费 | 亚洲Av特级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