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態>聚焦
海南長臂猿添“新丁” 種群數量恢復到5群35只
2021年5月拍攝的海南長臂猿B群幼猿。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供圖)
海南省政府近日發布了世界極度瀕危物種——海南長臂猿新添2只嬰猿的喜訊,海南長臂猿種群由5群33只增加至5群35只。
今年3月2日、3月3日,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霸王嶺分局海南長臂猿監測隊發現,海南長臂猿B群和D群各新增1只嬰猿,分別為7月齡和6月齡。監測顯示,兩只嬰猿健康狀況良好,生長發育正常。
“本次喜訊傳出,充分證明了設立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有利于海南長臂猿的種群恢復,有利于海南熱帶雨林的系統修復,有利于海南生態環境的持續向好。”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黃金城表示,未來將繼續按照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的思路加快推進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圍繞海南長臂猿種群數量十五年翻番的目標,繼續實施棲息地修復、生態廊道建設、長臂猿喜食植物種植等工程。
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執行院長湯炎非表示,為進一步保護海南長臂猿,有關單位將在5年內建立專職、專業監測隊伍和監測體系,力爭全面準確掌握海南長臂猿種群動態及其棲息地情況。開展國際合作和聯合攻關,對海南長臂猿行為、繁殖、營養等方面進行系統研究,并開展社區可持續發展研究。
海南長臂猿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評定為極度瀕危,名列全球25種瀕危靈長類物種之一,目前僅分布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范圍內,是海南熱帶雨林原真性、完整性的指示物種。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專家判斷,在全球20種長臂猿中,海南長臂猿是唯一能保持種群緩慢增長的物種。去年8月出生的一只嬰猿和今年出生的這兩只嬰猿,使這一論斷得到鮮活而又確鑿的證明。
編輯:秦云
關鍵詞:海南長臂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