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資訊
《魯迅手稿全集》新書首發 全集增至3.2萬余頁
人民政協網北京9月29日電(記者 楊嵐)9月28日,《魯迅手稿全集》新書首發式在國家圖書館舉行。新版全集增至3.2萬余頁,文稿編首次收錄《鷺華》等手稿,譯稿編首次收錄《文學者的一生》等11種譯稿,第一次實現魯迅譯稿的完整出版。雜編均為首次收錄出版,主要包括課堂筆記、題字、設計與題簽、批校、剪報、家用賬、票據及其他難以判定體裁和歸類的手跡等。
當日,胡和平在新書首發式上講話并為《魯迅手稿全集》揭幕,饒權介紹《魯迅手稿全集》編輯出版情況,胡和平、饒權、胡冰為魯迅手稿存藏機構代表國家圖書館、北京魯迅博物館、上海魯迅紀念館、紹興魯迅紀念館、廣州魯迅紀念館,以及魯迅家屬等贈送全套《魯迅手稿全集》。
魯迅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手稿是魯迅精神的重要載體,是先生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社會各界對魯迅手稿的整理出版一直寄予很高期望,有識之士和相關機構為此付出了艱辛努力。改革開放以來,魯迅研究和新文學研究逐步深入,魯迅手稿征集、整理工作不斷有新發現,學術界迫切希望能夠更加充分利用魯迅手稿開展研究。文化和旅游部會同國家文物局,提出重新編輯出版《魯迅手稿全集》,經中宣部同意,于2017年6月正式啟動。項目由國家圖書館牽頭,聯合北京魯迅博物館、上海魯迅紀念館、紹興魯迅紀念館、廣州魯迅紀念館等魯迅手稿主要收藏機構共同實施。
歷時四載,編委會最終完成新版《魯迅手稿全集》全套78冊、共計3.2萬余頁手稿的精印出版,分為《文稿編》《譯稿編》《書信編》《日記編》《輯校古籍編》《輯校金石編》《雜編》七編,較此前出版手稿增加逾14600頁,實現了“收錄內容更全面、編纂方式更科學、印制效果更精美、出版形式更新穎”的編輯出版工作目標。
《魯迅手稿全集》充分體現了“全、精、真、新”的特點。
一是“全”,即收錄內容更全面。根據近年來國內外手稿學研究成果和理念,《全集》在手稿范圍界定方面較過去有較大延伸,除魯迅創作、輯錄、翻譯的作品手稿外,還將其課堂筆記、古籍抄本、手寫賬冊、單據,以及有修改手跡的校樣稿等多種類型資料納入收錄范圍,力求應收盡收,同時首次對文物出版社版《魯迅手稿全集》原擬后續編輯的譯稿編進行了編輯整理,盡可能從魯迅研究、學習、創作及生活起居等多個維度,完整立體呈現其人文風骨。成稿共收錄魯迅手稿影像3.2萬余頁,較已出版的手稿增加近1.5萬頁,囊括了迄今所能搜集并確認的全部魯迅手稿,其中不少資料系初次面世,可稱搜羅齊備,具有突破性意義。
二是“精”,即編纂方式更科學。在對海內外現存魯迅手稿與墨跡進行全面征集、整理、影印的基礎上,專家委員會和編輯委員會就《全集》各編分類、定名等核心問題進行了認真研究論證,經反復討論并征求各方意見,將《全集》分為《文稿編》《譯稿編》《書信編》《日記編》《輯校古籍編》《輯校金石編》《雜編》七編。所收錄的每一件手稿都由編校人員細致地加以鑒定、考證和審核,不僅提供了每一件手稿的名稱、時間、數量、尺寸、收藏者等信息,還就相關問題詳加備注,力求為研究者和讀者提供更為準確、專業的資料與信息。除《凡例》外,《全集》各編又分別附編纂說明,既統一規范,又相互照應,從而使全書體例更趨完善。同時還專門組織編制了各編篇目索引、《書信編》收信人姓名及日期索引,以及與2005年人民文學出版社《魯迅全集》的差異篇目對照索引等,方便讀者查檢使用。
三是“真”,即印制更呈現原貌。為更好展現魯迅手寫活動原貌,《全集》力爭每件手稿都采用原件高清掃描、按照原稿彩色影印、原大收錄排印,不作修版描潤,裝訂形式采用可將書頁完全展開的鎖線膠裝,力求為讀者提供最為舒適的閱讀體驗,使讀者在閱讀魯迅作品的同時,還可欣賞先生精妙的書法藝術。
四是“新”,即出版形式更新穎。在編印一部能夠反映現代精裝精印水平新版《魯迅手稿全集》的同時,還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編制了一套高質量的魯迅手稿數據庫,以更好滿足廣大研究者和讀者隨時便捷獲取、利用魯迅手稿資料的需求。
國家圖書館館長熊遠明主持新書首發式,魯迅長孫、魯迅文化基金會會長周令飛,北京魯迅博物館常務副館長黃喬生,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作家手稿研究中心主任王錫榮等專家代表發言?;顒咏Y束后,現場人員參觀了國家圖書館館藏魯迅手稿專題展示。
魯迅長孫、魯迅文化基金會會長周令飛參觀展覽現場。人民政協網記者 楊嵐攝
魯迅手稿“藤野先生”。人民政協網記者 楊嵐攝
魯迅手稿“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人民政協網記者 楊嵐攝
展覽現場。人民政協網記者 楊嵐攝
展覽現場。人民政協網記者 楊嵐攝
編輯:楊嵐
關鍵詞:魯迅 手稿 收錄 魯迅手稿全集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