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金融
蘋果種植戶缺貸款,可以找“空中信貸員”!
衛星看一看,就能獲貸款?眼下,黃土高原上的果農已率先用上了這項金融“硬”科技。
陜西洛川果農陳小莉在手機支付寶上給10畝蘋果園做了定位,幾分鐘后,用于墊付采摘工人工資的貸款就到賬了。
在農業農村部6月公布的2021數字農業農村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優秀案例中,網商銀行的衛星遙感助農方案入選。
作為全國第一個涉農縣域全面打通數字金融服務通道的省份,陜西也將成為升級版“大山雀”技術落地的第一個省份。
“大山雀”正式商用至今已滿一年,其原理是通過解析衛星影像,判斷農戶耕種面積和品類,預測產量、產值,從而給予合理的貸款額度。在水果之前,“大山雀”已成功識別了水稻、小麥等糧食作物,數十萬種糧大戶因此成功獲得貸款。
農村金融一直是世界難題。“大山雀”等于是為農民在天上安裝了一個“信貸員”,實時觀測和了解地里種植作物所需資金的時間和規模,實現“天地連接”。
出于多重考慮,果蔬等經濟作物種植相比水稻等主糧作物,識別難度更大。這是“大山雀”要啃的技術硬骨頭。
對此,網商銀行農村金融首席算法專家王劍表示,升級后的“大山雀”,其作物識別算法模型,實現了融合識別不同分辨率的影像,提升了水果等經濟作物的識別精度。同時,升級的算法機器還融合了人工經驗,能利用地形、降水、積溫、歷史產量等知識識別作物,比如“冬天主要種小麥”“夏天主要種水稻、玉米、大豆”等,讓衛星真正掌握了傳統“信貸員”的技能。
對此,陜西省地方金融監管局二級巡視員王憲安表示,衛星遙感信貸技術將有利于陜西農業特別是果業的生產經營,對打開農村信貸新空間也是有益探索。陜西將積極探索創新金融支農模式,支持這一技術在陜西推廣和應用,讓金融科技更好地服務鄉村振興。
編輯:秦云
關鍵詞:蘋果種植戶 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