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綠·聲音 綠·生活 綠·人物 綠·能源 綠·產業

首頁>生態>聚焦

共同富裕的“開化經驗”

2021年10月14日 09:32  |  作者:融媒體記者 解艷華 位林惠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開化縣是浙江省母親河錢塘江的源頭。15年前,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來到開化考察,留下了“一定要將錢江源頭的生態保護好”“變種種砍砍為走走看看”“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三句囑托,在開化大地上埋下共同富裕的種子。15年后,開化依托綠水青山,走出了一條共同富裕生態之路——

開化(607834)-20211014091142

“從當下看,共同富裕絕不只是‘口袋富’,也要‘腦袋富’,讓老百姓既要有現代人的生活方式,還要有現代人的生活意識。讓高質量的發展、高水平的均衡、高效能的治理,在開化縣成為一種現實,讓老百姓有更多獲得感,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也是我對共同富裕的理解。”開化縣委書記魯霞光道出了他對共同富裕的理解。

一條清水魚帶來的共富路

“我們何田鄉的清水魚,肉質鮮嫩,而且很有營養價值。這是因為我們全都用古法養魚。”什么是古法養魚?汪立友指著遠方的泉水對記者介紹,“那邊的泉水通過細長的水渠引入魚塘,魚塘里設有入水口和出水口,泉水從入水口進來后,再從出水口匯集回泉水里,所以魚塘里的水一直是流動的,實現活水養魚。”提起汪立友,那可是開化縣何田鄉田畈村響當當的人物。2008年,在外務工的汪立友遭受金融危機的重創后決心返鄉創業,一門心思地搞起了清水魚養殖,時至今日,儼然已成為田畈村的養殖大戶。

在何田鄉,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魚塘,村里的養魚史已有1000多年。近二十年來,何田鄉已經從傳統養魚逐漸發展成現代化養魚,養魚產業也走向現代化的科學管理。何田鄉黨委書記陳婉麗介紹,“最近三年我們通過數字化改革,對整個清水魚產業進行提檔升級,并進行品牌化打造,讓每一條清水魚都能進行產品溯源。同時,借用數字化手段,還將拓寬銷售渠道,實現村民增收。”

一條魚不僅帶當地走上致富路,也帶來了“魚文化”的發展。陳婉麗介紹,“今后我們的目標是保量不增量,依托清水魚的養殖歷史和經驗,打造清水魚博物館,推出經營性互動體驗區。同時,推動清水魚景觀建設,打造養殖餐飲一條街等。”她說,“今后我們要轉變發展思路,深入挖掘清水魚文化,用文化賦能促使清水魚產業的提檔升級。一條清水魚不僅使老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也讓老百姓的精神文明走向更高。”

用藝術點燃共同富裕的種子

“來之前我想象這里應該是偏僻的、閉塞的,不太適合藝術創作。當我抱著看一看的態度到這后,發現這里不僅山清水秀,村貌干凈整潔,公共服務的配套設施也特別完善,超乎我的想象。”回憶起第一次來開化縣音坑鄉下淤村的情景,藝術家陳進仍忍不住感慨,“在北京時我做當代藝術,來到這里后,這里秀美的景色給我很多靈感,便轉而做將藝術與鄉村相結合的東西,在這里政府給予藝術家很大支持。”

近年來,下淤村在鄉村文化振興、共同富裕方面不斷尋找出路,導入窯里人家的磚窯文化、讀經古村的農耕文化、吳府竹藝的竹編文化、漢唐香府的五道文化、奇蜂寨的蜂文化、國家省市非遺技藝,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藝術大師帶來的各種傳統文化和行為藝術等元素。

截至今年9月,下淤村從北京宋莊藝術區共引進以陳進為首的藝術家10名,他們不僅用藝術裝點了村舍,更讓村子發生了潛移默化的變化。

“藝術家來到我們村后,整個鄉風文明得到很大提升。”音坑鄉黨委書記胡月根介紹,“以前村里有很多閑置農房,既破又亂,后來我們和藝術家一商量,通過‘微改造精提升’的辦法讓舊房換新顏。改造后的農房既有藝術性,又有實用性、趣味性。不少村民看到后也相繼模仿,積極改造自家庭院,這樣一來,整個下淤村的村舍都很有藝術氣息,可以說一步一景。”

藝術家的到來,不僅給下淤村帶來了文明,也帶來了“流量”。“越來越多的游客來到村里,起初他們是奔著我們這里的好山好水,現在他們是奔著藝術家而來,想一探究竟。”

游客一多,村民便有了活干,胡月根介紹,“越來越多的村民開始在家門口找活干,比如開民宿、開農家樂、種植果蔬、做文創等,實現家門口的創業就業。這樣一來,村民的腰包就鼓了,‘里子’有了,‘面子’也有了。”

一個村富不叫富,村村富才叫富。胡月根表示,“為了打造藝創小鎮,我們正在積極爭取宅基地、集體經營性用地改革示范村,在下淤、音鏗、儒山村探索新一輪的三權分置改革,頒發為期30-40年的使用權證,對藝術家實行點狀供地,并探索多方合作開發,如藝創小鎮5億元的投資,兩山集團、村集體、藝術家各占1/3投資,10-15年運營期結束后,預估值逾30億元。”

黨建托起的共富村

“過去金星村曾搞過垃圾革命、污水革命、廁所革命、庭院革命等四次‘革命’,每次革命都很不容易,如果沒有黨建的引領,如果沒有緊緊依靠群眾,這些革命是沒有辦法推進成功的。”說這話的,是開化縣金色黨建聯盟書記鄭初一。

去年換屆,鄭初一由金星村支部書記一職光榮卸任。2020年6月,金色黨建聯盟成立,鄭初一擔任聯盟書記,“黨建聯盟也是共同富裕的一部分,通過和幾個村組成結對,最大限度地將資源整合,開展組織共建、黨員共管、陣地共享、活動共促等,實現支部間的互促共贏。”

導師幫帶制度也是加強黨建工作的重要一環,鄭初一介紹,“一些年輕干部可能經驗不足,我就手把手地教,比如開會怎么開,兩委工作怎么分,怎么抓好黨建工作等。通過導師幫帶制度,幫助他們加快成長,更好地助力共同富裕的推進。”

談起對共同富裕的理解,鄭初一打趣道,“我是個很土的人,二十多年前剛當村黨委書記時,我希望從村里到縣城可以不用渡船,要是有個大橋讓我們把拖拉機開過去就好了。可是這個很快就實現了,以前沒有一輛車子能開到村里,現在家家戶戶都有小車子開;前幾年1/3的村民都在外務工,現在很多人都回來了,只有1/7的人在外面;我們人均年收入不到6000元,現在已超過36000元。現在我們村變得越來越漂亮,村民的腰包越來越鼓,我希望以后更加漂亮、更加富有、鄉風更加文明和諧。”

“在推進共同富裕的過程中,基層干部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激發基層干部干事創業的激情干勁,開化縣還組織開展“擂臺賽”,讓各級干部同臺PK,“通過開展‘擂臺賽’能強化他們的責任感和壓力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各項戰略部署能最大程度地落地落實,共同富裕的道路才會行穩致遠。”魯霞光說。

2016年,錢江源國家公園列入全國首批國家公園體制試點,2021年,在全國縣級城市中,開化又率先提出一個新理念和新目標——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公園城市。魯霞光告訴記者:“從國家公園升級為國家公園城市,不僅僅是兩字之差。從區域面積來看,由252平方公里的保護區域,擴展為全域2236平方公里,實現生態的全域化,全域景區化。同時,不僅需要生態化,更需要生態經濟化,將國家公園的保護理念、治理經驗等拓展到全域,是貫穿各個領域的系統性工程。”

編輯:秦云

關鍵詞:共同富裕 開化經驗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 |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视观看在线观看 | 三级网站视频在在线播放 | 曰本一区二区三区高清aⅴ 日韩福利在线看 | 日韩精品亚洲专区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亚洲日本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