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公益>公益資訊
中國扶貧基金會攜手菲仕蘭——
“愛心月嫂”廣州項目啟動本報訊(記者 舒迪)10月13日上午,中國扶貧基金會和由愛心企業荷蘭皇家菲仕蘭聯合主辦、廣州市家庭服務聯合會承辦的“愛心月嫂”廣州項目啟動。自此,“愛心月嫂”項目將通過北京和廣州兩個中心輻射全國,形成南北呼應的協同共振,幫助全國更多地區的農村婦女擺脫困境,為粵港澳大灣區、為全國輸送專業家政服務人才,進一步助推鄉村振興工作健康有序發展。
“愛心月嫂”項目由中國扶貧基金會和荷蘭皇家菲仕蘭于2016年聯合發起,旨在幫助欠發達地區的零基礎婦女掌握專業母嬰護理技能,既扶助困境婦女和家庭通過勞動致富,又為城市家庭和媽媽提供產后、育兒支持。項目至今已經培訓2000余名婦女成為專業的月嫂和育兒嫂,實現100%安置就業,上崗后月收入增加3倍左右,顯著改善學員的生活狀況和社會地位。
為了擴大幫扶范圍,給粵港澳大灣區持續輸送高質量的家政服務人才,構建農村女性“精準幫扶+職業技能教育+持續網絡支持”的鄉村振興鏈條,中國扶貧基金會與荷蘭皇家菲仕蘭、廣州家庭服務聯合會達成合作,共同開發了專門針對“愛心月嫂”項目的培訓課程體系,首期將把來自廣東、廣西、湖南、湖北等南方省份的200名婦女培訓成為有專業技能、職業素養和愛心的“愛心月嫂”。
項目將重點面向廣東及其周邊省份欠發達地區20~50歲的婦女招募學員,通過面試后,學員將在培訓基地參加為期14天的免費培訓,內容涉及基礎家政、產后恢復、新生兒護理、科學育兒等。學員畢業并取得技能合格證書后,被推薦到月子中心或優秀家政公司上崗。
中國扶貧基金會副秘書長丁亞冬表示,家政服務行業是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尤其是女性就業的重要渠道,期待“愛心月嫂”項目在廣州新的落地實踐能夠吸納更多脫貧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就地就近就業,讓更多項目受益人通過免費的技能培訓掌握一技之長,實現收入增長,擺脫困境,獲得尊重,最終促進鄉村振興與發展。
編輯:張紅晨
關鍵詞:項目 愛心月嫂 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