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讓老百姓“登堂入室”
——浙江嘉興市“民生議事堂”的探索實踐
近日,浙江省嘉興市政協傾力打造的全省政協系統第一個“民生議事堂”數字化平臺——“民生議事堂”應用場景正式上線,該應用場景是在發源于嘉興的鎮(街道)一級的政協協商平臺——“民生議事堂”功能定位、議事規則、協商流程基礎上,深入運用數字化改革“三張清單”和V字工作法,進行的“流程再造、制度重塑”,通過數字賦能,實現了“民生議事堂”平臺建設的再次提檔升級。
哪里離群眾最近就選擇在哪里協商。從城區、鎮區到田間地頭,嘉興市政協“民生議事堂”架起了政協委員、群眾代表與黨委政府面對面溝通的橋梁。“民生議事堂”的探索實踐讓委員與群眾的心越貼越近,形成了獨具嘉興辨識度的協商工作格局。今年8月,在浙江全省政協主席暑期讀書會上,省政協主席葛慧君提出,在全省層面有序推進“請你來協商·民生議事堂”平臺建設,規范和推動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更好發揮專門協商機構治理效能。
“議”民生 商出百姓好日子
得益于國家級蠶桑示范基地這一項目,海寧周王廟鎮云龍村的蠶農日子越過越好。2019年初,這里的蠶農曾一度因為養蠶不賺錢而萌生了放棄的念頭?!爱斈辍裆h事堂’真正解決了我們的操心事、煩心事。”讓蠶農念念不忘的是海寧市政協在蠶俗文化園召開的首場“民生議事堂”現場協商會?;谛Q農代表提出的“規模化集約化養蠶才有利于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建議,協商會推動了蠶桑示范基地的成立,“公司+農戶”模式不僅有效提高了蠶繭質量,還增加了蠶農收益。
首場“民生議事堂”的成效和蠶農的認可,讓海寧市政協主席周紅霞看到了政協在基層開展協商的魅力,也更加堅定了規范應用“民生議事堂”的決心。市政協推出了“四統一”模式,協商“七步法”及全流程管理機制,市政府、市政協聯合出臺了《關于推進“請你來協商”平臺建設提質增效的工作規則(試行)》,明確了市級部門、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在配合支持“民生議事堂”工作中的規范要求。
首次“民生議事堂”的成功舉辦也促使海寧政協當年一口氣連辦了13場專題協商會,在百姓中傳為佳話。許村鎮聯絡委開展“推進‘微網格+’作用發揮,助推基層社會治理能力提升”協商活動后,鎮黨委采納了相關建議,微網格黨組織覆蓋率從原來的38%提升至73.7%,微網格數從原來的978個增加至1648個;鹽官鎮聯絡委開展“提升農村道路交通治理水平”協商活動后,市交通運輸局加強了525國道交安設施建設,在沿線中間隔離帶加裝綠籬,增設通村公交站點;海洲街道聯絡委開展“‘開轉封’小區品質提升”協商活動后,統一了居民思想,8個開放式小區全部進行了“開轉封”改造。
老百姓發現,在這個平臺上只要有理有據擺問題,自然就會有政協委員提出建議促進解決;而黨委、政府也發現有組織地讓政協委員、群眾代表在政協的平臺上反映情況,與黨委、政府面對面溝通協商,能解決的盡力解決,限于政策、客觀條件等原因一時難以解決的,也讓黨政部門的同志有了更多機會向群眾解釋、取得理解的機會,增進雙方共識。
在總結海寧經驗的基礎上,嘉興市政協明確“民生議事堂”的功能定位主要是圍繞基層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問題和民生“關鍵小事”,由鎮(街道)黨委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與委員、群眾開展協商。截至目前,已實現了全市72個鎮(街道)“民生議事堂”的全覆蓋。
“盯”民生 百姓小事當大事辦
10月11日,嘉善縣培智學校校長趙林金專門為羅星街道“民生議事堂”送去了一面錦旗,感謝通過民生議事堂協商解決了校門口的安全隱患。
“協商議事好平臺,為民解憂出實招。5月27日,縣建設局、縣自然資源規劃局、縣治堵辦、街道村建辦、羅星行政執法中隊和合社區代表等在協商平臺,精準分析校門口交通存在的問題和可采取的整治措施。從協商會形成方案到審批、完工,這下,學校門口的安全隱患終于解決了。”趙林金說不出的舒心。
10月12日下午,海寧市政協“請你來協商——民生議事堂”現場協商會在杭海萬朵城籃球館內召開,圍繞“打造許村10分鐘運動健身圈,讓健康生活跑起來”主題,市、鎮兩級相關部門負責人、政協委員、衛生院、學校、村社區代表以及部分運動達人和群眾代表等圍坐一堂,出謀劃策。
嘉善縣政協將在西塘鎮新勝村延伸設立公交線路及交通紅綠燈確立為“民生議事堂”協商議題推進?!敖涍^政協委員們的努力,村民們盼望了10多年的實事今年終于成了。”
天凝鎮在開展美麗城鎮建設的過程中,充分利用“民生議事堂”這個協商平臺,相繼開展了生態農業、水上舞臺運作等議題討論,成功實現了以“治理美”讓生活更美。
海鹽縣政協打造“一領五聯”工作模式,即在黨建引領下,實現室組聯動、委員聯村、議題聯選、民情聯通、成果聯檢,通過民生議事堂協商平臺,推進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走深走實。該縣沈蕩鎮政協委員聯絡室在“推進美麗大花園建設”專項民主監督中發現出租房周邊環境亂象,6月圍繞“出租房環境整治提升”組織了一場“民生議事堂”活動,7月中上旬,該鎮即部署了出租房環境專項整治行動,出租房環境大有改善。
……
“小切口”不斷推動百姓幸福“大場景”。今年以來,嘉興市已開展“請你來協商·民生議事堂”活動140場,參與者達2344人次,提出意見建議816條,落實意見建議788條。
“聯”民心 好平臺激發新活力
“民生議事堂”讓百姓有了說話的地方,也讓黨政部門有溝通的渠道,有些問題在協商中達成了共識?!懊裆h事堂”的探索實踐讓海寧市長安鎮黨委副書記俞吉俊感到變化最大的是百姓對政協的了解。
好平臺不斷激發政協委員的履職能力。海寧市政協委員胡宏宇這幾年的履職可用“跑”來形容,每年記錄的筆記本都要用掉好幾本。參加協商活動讓胡宏宇積累了大量社情民意素材,14年來撰寫社情民意300余篇。
各地為建好“民生議事堂”平臺各顯身手。嘉善縣政協將每月25日定為“網格服務日”,委員進網格聽民意、辦實事,開展活動60多次,委員平均參與率達到85.5%。平湖市政協將13個界別活動組與9個鎮(街道)聯絡室結對履職,最大程度發揮界別活動組專業優勢,推動解決鎮(街道)發展實際問題。
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進入加速期,嘉興不少基層民生事務存在跨區域、需要協同解決等問題。有鑒于此,“民生議事堂”在建設過程中,探索打破市域甚至省域界限。此前,平湖市政協與上海市金山區政協互動,在廣陳鎮與金山區交界處的山塘村圍繞“助力浙滬毗鄰區域農旅產業聯動發展”開展“民生議事堂”協商,浙滬兩地委員積極互動,所提出的意見建議被平湖農業經濟洽談會吸收采納。
在協商平臺建設上,嘉興市政協堅持市縣同步,一體部署、一體謀劃,連續3年召開平臺建設工作現場推進會,連續兩年在全市開展優秀案例和特色案例評選活動,并匯編案例圖冊,在全市形成了黨委重視、政府支持、政協主抓、各方參與的平臺建設工作格局。隨著“民生議事堂”多跨應用場景上線,各縣(市、區)政協將同步推廣使用,實現“議題廣泛征集、調研一網組織、協商線上線下、建議一鍵交辦、成果雙向評價、過程一屏掌控、履職綜合集成”的跨省市縣三級政協和黨政部門的全流程多跨應用場景。(本報記者 李宏 鮑蔓華)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協商 民生議事堂 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