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教育·資訊 教育·聲音 教育·實踐 教育·思想 教育·人物 成長·導航

首頁>教育>教育·資訊

新法讓“兒童立場優先”理念落地落實

2021年10月27日 11:07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1

帶孩子發現生活中的美。 本報記者 賈寧 攝

全國人大代表 劉希婭

家庭教育促進法是我國首次就家庭教育進行專門立法。該法明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負責實施家庭教育,國家和社會為家庭教育提供指導。這是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重要論述的貫徹落實,充分彰顯了黨對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長的重視與決心,作為教育領域工作者,我們都備受鼓舞。家庭教育促進法發布短短幾天內,已獲廣泛關注、引起熱烈討論,翻開了關乎億萬家庭的法制新篇章。

家庭教育促進法是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法律。不僅以法律形式明確了家庭教育的內涵、目標、方法等,也對政府、社區、學校在支持家庭教育方面所承擔的責任提出了要求;不僅有普適性針對所有家庭一般教養方式的建議,也特別關注了離異家庭、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再次體現了“兒童立場優先”的立法理念,感觸最深刻的有以下三點:

家庭教育促進法精準回應當今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難點痛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但作為一名基層校長,深刻體會到在家庭教育方面普遍存在定位混淆、方法單一、目標錯位等問題,特別是近年來在教育內卷背景下,家長焦慮逐漸加劇、過于關注學習、方法簡單粗暴,造成孩子們學業負擔重、學習壓力大、身心健康問題頻發等現狀。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出臺及時而有力,抓住家庭教育這一核心要素,設計一系列制度措施,從家規家訓迭代為依法依規,實現家庭教育從傳統經驗型向現代科學型轉型。

家庭教育促進法有力呼應“雙減”文件精神,真正實現家校社協同育人。“雙減”政策出臺后,全國領域各中小學開始了積極探索與嘗試,與此同時“學校減負家長增負”“‘雙減’后孩子學習只能拼父母學歷”等聲音也隨之而來。要實現“雙減”真正落地,亟須家庭、學校、社會達成思想與步調的統一。家庭教育促進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確了家庭教育內涵,厘清了責任邊界、端正了育人導向。在概念條款中將家庭教育實施范圍確定為“道德品質、身體素質、生活技能、文化修養、行為習慣”,即家庭教育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核心是培養學生基本道德品行,而非知識教授,改變家庭成為學校教育的延伸這一狀況,彰顯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引導家長形成科學的育兒觀、正確的成才觀,確保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同心同力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培養身心健康、擔當創新、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

家庭教育促進法系統確立多方協同任務,對家庭教育提供堅實保障。家庭教育促進法明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自覺學習家庭教育知識,并細致入微地提出親自養育、共同參與、平等交流等指導性方法。同時,為了提升家庭教育能力,對各層級各部門相關工作作了明確規定,如國務院組織有關部門制定家庭教育指導大綱、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相關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學校社區建立家長學校等,使家庭教育取得更好保障。

作為教育領域的全國人大代表,這9年時間里我一直通過議案和建議,持續呼吁減輕孩子學業負擔、關注孩子身心健康,提出“父母應與留守兒童每周至少交流一次”“整治規范校外培訓機構”“保障孩子睡眠、運動時間”“有性侵犯罪記錄者不得從事與未成年人相關工作”等多項建議,并得到積極回復與采納,充分感受到了我國未成年人保護的法律體系在不斷完善、不斷健全。家庭教育促進法填充了未成年人保護法律體系中家庭教育的空白,具有劃時代意義。立法是第一步,解決家庭教育的問題是一個需要持續努力的系統工程,家校配合是關鍵,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出臺,更讓我們教育工作者意識到學校育人的重任,希望教育工作者進一步做好家校協同工作,扎實落實“雙減”政策,培育祖國需要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

(作者系重慶謝家灣學校校長)


編輯:魯雅靜

關鍵詞:家庭教育 促進 落實 孩子 家庭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无遮挡粉嫩小泬久久久久久久 |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网站 | 亚洲熟女aⅴ一区二区性色 中文字幕无线第一区 | 亚洲性夜夜综合久久麻豆 | 亚洲最大色区在线电影 | 自拍偷亚洲产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