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宏觀
委員成專員 專利變紅利
如何有效解決困擾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快速發展的融資難、融資貴瓶頸問題?山東省諸城市政協委員通過落實服務企業專員制度,深入企業一線服務,成功探索出了專利變紅利、“知產”變資產的“知金互動”新途徑。
諸城市政協委員、市場監管局一級主任科員趙光輝和知識產權發展中心主任武培峰,在走訪聯系服務企業過程中,發現企業明明擁有或者存在一些潛在的自主創新發明專利,卻沒有轉化成現實生產力。他們覺得,既然是蹲點服務企業專員,那就要用真心換真情,贏得企業的認可。
“加工木材哪有什么知識產權?別那么認真?!边@是他們首次走訪松源木業公司時,公司接待人員給吃的“閉門羹”。讓他們沒想到的是,自己的一腔真情竟被當成了“形式主義”。第二天,武培峰與公司經理王樹亭見上了面,并耐心細致地向他解讀了服務企業的相關政策。隨后與專家一起深入生產一線,仔細了解工藝和生產流程,用5天時間幫助企業挖掘8項發明專利,并利用這些專利幫助企業貸款1000萬元,解決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以前我們只知道生產,對知識產權沒有認識也不了解,現在專利都要出來了,服務專員真為企業著想,幫了我們大忙?!彼稍茨緲I經理王樹亭感慨地說。
既要強“弱項”,也要補短板。龍光天旭太陽能公司是全國太陽能光熱行業質量領先品牌,公司研發能力強,卻沒有一件有效自主發明專利。為此,武培峰積極協調專業機構深入企業實地調研,精準指導挖掘發明專利,為企業技術創新披上知識產權保護的“金鐘罩”。目前,已挖掘出4項發明專利并撰寫完成相關申報材料。
通過實施服務企業專員制度,他們把知識產權保護運用和解決融資難題有機結合,幫忙企業實現了“知產”變“資產”。如,對接國家知識產權局,為光電產業、綠色化工、生物醫藥、環保機械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開辟高價值專利授權“快速通道”;利用知識產權破解融資難問題,推動知識產權部門與農商行、村級黨組織開展黨建共建活動,推行發明專利貸款新品種,通過“黨建引領、資源整合、專利先行、資金跟進”,為擁有發明專利的創新型企業送上及時雨。
同時,他們用足用活優惠政策,積極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補助工作。這些措施,基本抵消了企業的貸款基準利息,使科技創新型企業實實在在地嘗到了專利融資的“甜頭”和“紅利”。(谷宏偉)
編輯:秦云
關鍵詞:企業 專利 專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