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僑界動態 海外直通 僑領風采 社團掠影 民間交流

首頁>僑聲>資訊

江門“檢橋聯絡站”:打造依法護僑新模式

2021年11月30日 11:13  |  作者:林立竣 王鼎強 王丹  |  來源:江門日報
分享到: 

“檢僑聯絡站”“檢察長訪‘三長’”……

檢察“僑”牌打出依法護僑新模式

文 江門日報記者 林立竣 王鼎強

通訊員 王丹

11月24日一早,微信提示音突然響起,廣東省開平市檢察院副檢察長王洪平拿過手機一看,原來是“檢察服務僑資企業群”內開平市依利安達電子有限公司高管池勝明要咨詢關于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的事宜。王洪平耐心進行了解答,并轉發了有關法律條文。

王洪平說,華僑華人和僑資企業通常對公檢法機關職能了解較少,為此我們通過“檢察長訪‘三長’”“檢察開放日”等活動搭建橋梁,用他們“看得見”“聽得懂”的方式,解讀與之密切相關的法律政策、執法標準等,讓僑資企業進一步了解我國檢察工作和法律制度。

江門有“中國僑都”的美譽。近年來,江門檢察機關積極打好“僑”牌,用好“僑力”,不斷創新工作機制,打造“檢+僑”的江門品牌,通過公益訴訟檢察建議保護涉僑文物,以“檢僑聯絡站”護航僑企發展。

市委十三屆十六次全會提出,深入推進“僑都賦能”工程,發揮“司+僑”“檢+僑”“法+僑”作用,暢通僑胞僑眷訴求表達、矛盾化解、案件訴訟綠色通道。下一步,江門檢察機關將努力開創新時代檢僑合作、為僑服務的新局面新篇章,積極助推“僑都賦能”工程實施。

搭建橋梁

護航僑企發展

翠山湖高新區是開平市規模最大、配套設施最齊全的工業聚集區,目前投資在產的94家企業中有11家是僑資企業。為更好服務華僑華人和僑資企業,開平市檢察院出臺了《關于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依法保障華僑華人和僑資企業合法權益的意見》,并在江門“僑夢苑”開平分園區的翠山湖高新區設立檢察院僑資企業服務站,主動走進涉僑企業家當中,進一步暢通檢僑聯系。

“他們向我們介紹檢察機關服務企業發展的職能和舉措,還對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勞動爭議、合同糾紛等法律風險點進行提示,更為我們發揮好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委員會作用提出寶貴指導意見。”廣東高美空調設備有限公司高管李上澤表示,除了“送法進企業”,開平市檢察院還將涉僑法律政策指南等資料匯集成冊,連同民法典等法律法規組成“法治大禮包”,一并贈予企業。

開平市檢察院首創“檢察長訪‘三長’”(企業董事長、企業行業協會會長、地方區域商會會長)共建機制,搭建起溝通聯絡、司法保護、法律服務和接受監督的橋梁,為實現檢察監督和檢察服務同向共贏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樣本。目前,該機制已覆蓋開平市所有涉僑企業。

打好創新“僑”牌的不僅是開平,鄰近的新會區檢察院在全省率先建立“檢僑聯絡站”,設置專門辦事窗口,出臺涉僑檢務工作指引,建立來信、來訪、電話、網絡“四位一體”綠色通道,對接僑資企業和海外僑團,搭建檢察機關和廣大華僑華人、歸僑僑眷和海歸人員有效溝通聯絡的橋梁和紐帶。“檢僑聯絡站”通過線上線下貫通、海內海外聯動,更好地幫助華僑華人防范和化解法律風險,幫助歸僑僑眷和海歸人員解決投資經營法律問題。

在僑胞們看來,“檢僑聯絡站”就是華僑權益保障的“服務員”、促進檢僑聯系的“聯絡員”、涉僑矛盾化解的“調解員”、國內法律政策的“宣傳員”、社會公平正義的“監督員”。

在處理涉及華僑華人和臺港澳同胞企業案件時,“慎重”兩字被反復提起。江門檢察機關提出,要堅持慎重處理辦案時機和方式、企業財產、強制措施、新聞報道等4個方面,“少捕慎訴慎押”,優先考慮企業生存發展。

近年來,“生產及銷售假冒植雅注冊商標案”“紙業公司退稅案”等一系列成功辦理的典型涉僑案例,以法治力量守護華僑華人合法權益,為全省乃至全國提供了江門經驗。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江門檢察院以其高效、便捷、貼心的司法服務,吸引了一大批海外華僑華人和企業返鄉創業。截至2020年,我市共有外資企業3800多家,注冊資本234.59億元,其中重點僑資企業2522家。

“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僑都賦能’工程,堅持把檢察工作放到僑鄉的發展大局中去謀劃、去推動,寫好檢僑聯動大文章,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和發展空間,為華僑華人回鄉投資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法治環境。”江門檢察院工作人員說。

剛性監督

加強涉僑文物保護

昔日游子建洋樓,今日遺產世間留。在五邑僑鄉這片中外文化交匯的大地上,有著許多彌足珍貴的涉僑文物。

為了探訪文物“生存”現狀,今年6月,恩平市檢察院成立特別文物保護調查小分隊,經過5個月時間,在一次次的翻山越嶺、走街串巷中,為轄區內236處不可移動文物“把脈問診”,其中有88處涉僑不可移動文物。

檢察官們看文物,主要看些什么?據恩平市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楊學茂介紹,主要查看歷史文化遺產是否存在被侵占、破壞現象,以及是否有缺乏修繕保護、置之不管、應保未保等現象。“像良西鎮橫屋村民國時期華僑集體捐建的鎮安碉樓,因樓頂長出了大樹,致使墻體開裂,樓內則堆滿了私人雜物,顯得比較臟亂。沙湖鎮南塘村的摩日擎天樓被周圍10米多高的竹子覆蓋住了。”

調查發現有10處涉僑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單位存在不同程度的毀損情況后,恩平市檢察院靈活運用聽證會形式,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律師代表、人民監督員作為聽證員,召集相關行政機關,以公開聽證,共同磋商等多種方式引導更多的單位、組織、個人共同加強文物保護、維護公共利益,做到了公正司法和行政執法的良性互動,實現文物保護雙贏多贏共贏效果。

文物不會說話,檢察官來為文物保護發聲。如今,發出的磋商函內容正一件件變為現實。今天走進橫屋村,鎮安碉樓樓頂上的樹木已被清除,樓內雜物也已清理干凈,文物古跡煥發新的生機。

“過去一提到文物保護,我們都以為只是文保部門的責任。原來檢察院還可以通過公益訴訟來保護文物,相信這對我們村子華僑捐建的古圍墻、舊書屋等文物建筑的保護同樣大有裨益。”橫屋村村民徐騰達對此連連稱贊。

整改完成后,保護文物的腳步并未停止。楊學茂說:“檢察官作為公共利益的代表,肩負著重要責任。我們要與相關責任單位保持密切溝通,持續回訪,推動整改,爭取‘一案帶動一片’。”

除保護好涉僑的不可移動文物外,檢察機關也聚焦盜竊破壞閑置華僑建筑內物品問題,在打擊犯罪的同時,注重做好涉僑被盜財物鑒定工作,讓工作更加精準高效,實現維護僑益與保護僑文化相結合。

在臺山市檢察院辦理的陳某能等人盜竊閑置華僑舊屋一案中,該院在引導公安機關依法追回被盜財物的同時,督促公安機關對被盜物品進行文物鑒定。確定被盜的30件(套)木雕花板、木雕楹聯、陶瓷器等為民國時期生產制造的一般文物后,檢察人員吃了一顆定心丸,據此依法對陳某能等人批準逮捕、提起公訴。

“面對涉僑文物保護面臨的新形勢和新挑戰,文物保護迫切需要剛性的力量參與監督,督促行政機關更好履行保護文物的法定職責。”江門市檢察院第五檢察部主任甄紅藝表示,江門檢察機關將積極踐行法律監督職責,不辱使命,守土盡責,為構建僑鄉文物保護新格局繼續貢獻應有之力。

編輯:李京

關鍵詞:文物 企業 保護 江門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尤物九九久久国产精品 | 亚洲欧美无线码中文字母 | 污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性爱图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秘片一区二区三 | 中文乱码字幕无线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