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資訊
2021年度科大訊飛教育業務合作伙伴大會舉辦
人工智能助力“因材施教”人民政協網12月21日電(記者 王菡娟) 隨著“雙減”政策的實施推進,如何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記者從2021年度科大訊飛教育業務合作伙伴大會上獲悉,“人工智能+教育”成為當前中國教育的重要解題思路。科大訊飛則以“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因材施教成就夢想”的理念,聚焦學校及課堂主場景,目前相關教育產品已在全國32個省級行政區應用,覆蓋5萬余所學校。
12月17日,2021年度科大訊飛教育業務合作伙伴大會在合肥主會場與20個區域分會場(廣東、河北、湖北、江蘇、山東、四川、河南、廣西、浙江、云南10省)同步展開。大會上,科大訊飛展示了智慧教育在智慧教學、素質教育、智慧管理三個版塊的數十項產品和解決方案,并宣布年度重磅合作政策。來自全國20余個分會場的1000余名科大訊飛合作伙伴通過線上、線下多種形式參與活動。同時,活動線上觀看超過2.2萬人次。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表示,“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是科大訊飛一直以來的使命。“因材施教”夢想的實現絕不僅僅靠產品、品牌認知度、科技勢能,還要有真正落地的合作伙伴把它推廣出去。
“在2021科大訊飛1024全球開發者節上,我們再一次明確提出,在人工智能時代,只有做生態才能生生不息。科大訊飛會堅定不移地打造開放協作的智慧教育生態體系,讓‘因材施教’的千年夢想照進現實。”劉慶峰說。
科大訊飛在智慧教育領域深耕18年,以“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因材施教成就夢想”的理念,聚焦學校及課堂主場景,目前相關教育產品已在全國32個省級行政區應用,覆蓋5萬余所學校。
大會上,科大訊飛副總裁周佳峰帶來主題演講《教育回歸校園,落實因材施教》,介紹了科大訊飛以人工智能促進“雙減”下因材施教智慧校園落地的思考與實踐。
周佳峰表示,“雙減”政策下,校內教育面臨著核心挑戰:既要師生減負,也要提升教學質量;既要五育并舉,也要科技強國;既要減少日常考試,也要評估教學成效;既要強化學校主體作用,也要兼顧教師負擔壓力。
在周佳峰看來,要回答“既要也要”的期待,核心技術的突破是基礎。近年來,科大訊飛在識別與數據匯聚技術、認知與評價技術等30+項關鍵核心技術上實現從0到1的系統性突破,底層認知智能融合貫穿,為落實減負增效、提升個性化服務能力提供了支持。
在此基礎上,融合教育教學的核心場景,科大訊飛實現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系統性創新,實現教研、資源、管理一盤棋。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實現全場景數據采集,構建以學習者為核心的評價體系,實現優質資源共建共享,促進區域均衡,通過智能批改與分層作業、個性化學習,幫助師生教學減負提質,同時讓師生有更廣闊的時間和空間,落實五育并舉,完成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目前,全域統籌推進的因材施教項目已經覆蓋安徽蚌埠、河南金水、山東青島等20多個地區。
編輯:魯雅靜
關鍵詞:科大 訊飛 因材施教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