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態>聚焦
垃圾分類還有“硬骨頭”要“啃”
12月22日,在北京市東城區東花市街道第三屆棗苑社區鄰里節上,社區居民通過舞蹈“垃”啦操、垃圾分類三句半等互動表演,在鄰里間傳遞綠色生活理念。本報記者 齊波 攝
哪些城市的垃圾分類做得最好?還遭遇了哪些瓶頸?在第二十期環境茶座暨指尖上的環保“垃圾分類隨手拍”公益活動年度總結會上,專家們表示,垃圾分類助力“雙碳”戰略實施,但依然有“硬骨頭”要啃。
“指尖上的環保”熱度不減,垃圾分類成新亮點
拿起手機,拍張您小區里的垃圾分類情況,然后上傳,就能在網上點亮所在的社區。這是“指尖上的環?!惫婊顒又小半S手拍點亮小區垃圾分類”的操作方式。
千萬別小看這不起眼的隨手拍行動,這不僅提高公眾參與垃圾分類的熱情,還將對今后的分類帶來改變。
“指尖上的環保”公益活動是中國環境記協與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在2018年啟動的環保公益活動,旨在號召廣大社會公眾通過線上線下活動積極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呼吁每個人從自身做起,加入到保護藍天碧水的行列中來。
2020年4月,為響應國家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部署,中國環境記協、IPE和萬科公益基金會共同發起“隨手拍點亮小區垃圾分類”活動。2021年4月,此活動延伸到27個重點城市,重點觀察城市主城區社區垃圾分類情況。
據統計,截至2021年12月,活動累計共收到公眾曬圖超137萬張。涉及北京、杭州、上海、成都、廣州等309個城市。其中,垃圾分類曬圖5萬余張,涉及280多個城市、逾2.5萬個小區。
生態環境部宣教司宣教處處長凌越表示:“垃圾分類主體是社會公眾,公眾環境意識、分類知識的掌握程度是垃圾分類實施效果的重要影響因素,需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積極爭取媒體、專家、公益基金、社會組織的支持與幫助,不斷擴大參與規模和社會影響?!?/p>
“‘指尖上的環保’已經成為山東參與環保的重要陣地,是我們一批環保志愿者平常生活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截至目前,山東公眾曬圖達11萬張,大概占全國近1/12。” 山東環境保護基金會秘書長王必斗說。
以蘇州為代表的部分重點城市,已初步建成垃圾分類體系
為精準了解不同城市、不同社區生活垃圾分類現狀,識別問題所在,協助城市管理部門改進社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IPE在萬科公益基金會支持下開發了城市垃圾分類指數(Garbage Sorting Index,以下簡稱GSI),并發布了《評價報告》。
萬科公益基金會秘書長陳一梅表示:“垃圾地圖項目將數字化與社區結合,兩相賦能,具有獨特的價值;垃圾分類指數的開發和城市評價報告的形成進一步挖掘了這一價值。”
《評價報告》顯示,蘇州以86.2分遙遙領先,深圳、南京、北京分別位列第二、三、四位,這說明繼上海之后,以蘇州為代表的部分重點城市已初步建成垃圾分類體系。為解決長期困擾城市發展的生活垃圾問題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樣本。
蘇州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長陸繼軍表示:“在推進垃圾分類過程中,蘇州市非常重視生活垃圾源頭分類,并積極發動群眾參與進來;同時,實行‘三定一督’模式,通過前期的宣教到督導對亂投放現象的執法形成閉環,全方位推進垃圾分類工作?!?/p>
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事務中心副主任劉元喜表示:“深圳市開展了蒲公英公眾教育計劃,通過組建垃圾分類宣教團隊,打造硬件科普場館,提供軟件技術支撐,使得生活垃圾宣傳教育逐漸體系化、規?;?、常態化,以此來推進垃圾分類工作?!?/p>
同濟大學循環經濟研究所所長杜歡政介紹了上海的經驗,他說:“上海在推進垃圾分類過程中,始終堅持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百姓為主力、NGO為主推的模式。其中,環境公益組織在傳播和監督過程中發揮了很大作用?!?/p>
與此同時,天津、西安、鄭州排名靠后。
研究顯示,在多數城市,定時定點投放原則在社區普遍落實不到位,導致監督指導力度不夠,居民自主垃圾分類投放意識較低。
22個城市總分平均值僅為22.5分,絕大多數參評城市的社區垃圾分類實際表現不佳,城市垃圾分類工作遭遇瓶頸。
撤捅建站、分時投放、監督指導一個也不能少
那么,城市垃圾分類應如何“啃掉硬骨頭”?與會專家給出建議。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建議,還在找路徑的城市應從頂層設計著手,落實《“十四五”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發展規劃》,積極推廣撤桶建站、定時投放和監督指導等行之有效的分類投放模式,提升生活垃圾分類的投放效果。
“同時,學習借鑒從上海到蘇州的成功經驗,盡快將管理重心和資源投向垃圾分類標準模式建設?!瘪R軍說。
GSI垃圾分類指數通過對數據眾包基礎上形成的大量調研樣本的分析,進一步確認了《“十四五”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發展規劃》提出的撤捅建站、分時投放和監督指導三大模塊,是決定一個社區乃至一個城市垃圾分類成敗的最關鍵要素。這其中,三大模塊助力蘇州等城市促進分類投放的效果,印證了三位一體的有效性。
“實踐證明在垃圾分類初期,撤捅建站、分時投放和監督指導是行之有效的舉措。這幾個方面是科學管理的體現,有助于形成長效機制,最終有助于居民積極參與,養成良好習慣?!鼻迦A大學固體廢物控制與資源化教研所所長劉建國說。
與會專家還表示,垃圾分類助力“雙碳”戰略實施。
中華環保聯合會副主席杜少中表示,“將數字領域和雙碳目標結合起來,將實現1+1>2的效果?!?/p>
針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的要求,《評價報告》提出:垃圾分類涉及每一個家庭,是推進生活方式綠色化的重要抓手,建議已經建成垃圾分類機制的蘇州、上海等城市,積極嘗試將前端垃圾分類與后端的高效循環再生利用結合起來,對接大量產生塑料等垃圾的大型品牌和電商平臺,通過垃圾分類2.0版本的升級,邁向減量、回收、再利用,為保護生態環境、實現雙碳目標作出貢獻。
編輯:秦云
關鍵詞:垃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