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僑界動態 海外直通 僑領風采 社團掠影 民間交流

首頁>僑聲>資訊

《華僑華人研究報告(2021)》 發布 海外華僑華人發揮橋梁紐帶作用

2021年12月27日 11:01  |  作者:賈文婷  |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分享到: 

人民網北京12月24日電 (記者賈文婷)華僑大學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3日共同發布了《華僑華人藍皮書:華僑華人研究報告(2021)》,關注華僑華人在海外的最新生存現狀,提出有價值的政策建議。

關注切身利益,加強馬來西亞新生代華人對于華族身份的認同

藍皮書指出,每年都有不少馬來西亞學生到中國留學,2018年共有9479人,按國別排序為第15位。不少留學生因為回到祖籍國求學而歷經了“再華化”的過程,對于了解中國當地的狀況,這些留學生起到了不可忽視的“橋梁”作用。相較于傳統的以中國官方為主的海外傳播視角,這些馬來西亞華人的“他方視角”有更高的可信度和接受度,受語言文化差異、意識形態阻礙等因素的影響較小,最終的效率和效果相對較高。

馬來西亞新生代華人從小生活在馬來西亞,對華族身份的認同是受到家庭環境和華人社團環境的影響而形成的。他們不會僅僅因為中國的飛速發展而更加認同中華文化,只有當華人的身份切實影響了他們的利益時,他們的華族身份認同才有可能提升。可以繼續依托“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加強與馬來西亞的合作,充分吸收馬來西亞新生代華人參與到合作中來,通過“政策溝通”和“貿易暢通”來推動“民心相通”。

華商網絡在中國對泰國直接投資中發揮獨特作用

藍皮書指出,華商網絡在中國對泰國直接投資中的獨特作用,主要體現在文化交融與信息共享。在對泰國進行投資建廠的過程中,中國與泰國需要摒棄文明優越思想,通過交流合作、相互包容及相互借鑒等方式緩解文化差異帶來的貿易摩擦與隔閡。泰國華商作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者與泰國文化的體驗者,他們不僅熟知中華文化,同時對泰國文化也有所了解。在中泰經貿往來過程中,他們不僅充當著中華文化海外傳播的重要窗口,也是中泰文化交融的重要黏合劑。泰國華商通過文化交流、傳播和推動華文教育創新發展等方式來促進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既擴大了中國的文化影響力,也有助于提高泰國當地群眾對中國企業的接納度。

泰國華商作為連通中國與泰國的橋梁,他們不僅熟知中國與泰國的法律、貿易規則及市場狀況,同時擁有雙邊的貿易渠道,且能夠通過多種方式向泰國商圈傳遞中國投資者的合作期望,對加快中國對泰投資進程、提高對泰投資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泰國華商憑借其龐大的關系網絡,通過利用其在泰國的產業基礎與政商人脈,不僅可以降低中國對泰國投資的門檻,同時也能推動中泰企業之間的合作,進而提高中國企業對泰國的投資效率。

菲律賓華人商會參與“海絲”建設,深化兩國經貿合作

藍皮書指出,自2016年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上臺以后,中菲經貿合作全面發展,并推動兩國關系不斷向前發展。據中國商務部統計,中菲雙邊貿易額已從1975年建交時的7200萬美元上升至2019年的600億美元,中國已成為菲律賓第一大貿易伙伴、第一大進口來源地和第四大出口目的地。作為發展中國家,菲律賓經濟結構側重服務業,具有優越的人力資源優勢,但基礎設施落后,農業、制造業基礎薄弱,嚴重制約了菲律賓經濟發展,而中國工業化水平和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顯著高于菲律賓,兩國在經濟上具有很強的互補性。華人商會作為菲律賓民間財富的代表擁有廣泛的商業和信息網絡,可有效助推中國企業“走出去”。

日本中國新移民促進中日交流互動

藍皮書指出,日本中國新移民學者把“中國”融入自身的教學、研究與行政工作,豐富了日本大學的教學研究和多元文化環境,向日本社會提供了了解中國的一個重要渠道。日本中國新移民企業家在日本經營,成為日本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擁有跨語言、跨文化、跨地域、跨國界的社會網絡和社會資本,成為溝通中日經貿的紐帶和橋梁。

日本中國新移民不僅是中日兩國社會開放和交流的受益者和見證者,而且是當今促進兩國社會進一步發展和互動的參與者和貢獻者。他們通過自身的工作、社會活動,成為推動中日交流、改善中日關系、溝通中日民心的重要力量。

編輯:李京

關鍵詞:中國 泰國 華人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久久在精品线影院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一 | 九九久久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 日本午夜啪视频免费 |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电影 | 日韩中文字幕精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