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統一戰線>新的社會階層人士
吉林通化市東昌區:“紅色領航”帶動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向前開展
吉林省通化市東昌區以“完善體系、創新平臺、增強實踐、形成特色”為主線,堅持黨建帶動、“紅色領航”、分類施策、因勢利導,突出“六有”標準,強化“四項”功能,努力將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實踐創新基地打造成為凝聚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主要陣地和成長搖籃,緊緊圍繞制度建設、基地功能、品牌效應、隊伍建設等方面,創新工作舉措,突出工作實效,合力推進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向前發展。
著力完善一批統籌各方的支持保障機制。堅持問題導向,健全工作體系。持續完善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報告制度、調研制度、信息收集研判制度、代表人士交友聯系制度和推薦管理辦法等制度機制。建立健全同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中介組織、社會組織等重點領域的溝通會商機制,強化基地吸引、發現、培養、輸送人才的職能作用,形成內外并舉的統戰工作格局。堅持統戰先行,統籌黨建保障。在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相對集中的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中指導建立黨組織,依托黨組織推動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實踐創新基地創建工作扎實開展。同時將基地創建納入基層黨建保障體系,不斷提升內生動力。通過黨組織引領帶動作用,激發組織建設活力,破解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難題,暢通信息道、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形成體制內外、黨內黨外共同關心關注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建設發展的良好局面。指導新的社會階層有關經濟和社會組織完善內部管理機制,搭建實踐創新平臺,通過承接政府購買服務、組織自籌、接受捐贈等方式,提升自身建設的能力,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服務雙贏。
著力建設一批功能突出的實踐創新基地。強化基地引領思想文化的政治功能。依托基地黨組織開展“新階層·心向黨”主題教育,引導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突出重點打造網絡空間創新實踐基地,把“網絡大V”“網紅”培養成為“網絡紅人”,傳遞正能量,傳播好聲音。打造文化領域創新實踐基地,把“文藝文化人”引導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先進文化的傳播者。強化基地引導素質提升的教育功能。依托基地搭建學習交流平臺,組織開展培訓、論壇、沙龍活動,引導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在交流中凝聚共識,在實踐中增進感情。強化基地促進創新創業的經濟功能。依托行業商協會、異業聯盟、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創業園區、商圈樓宇經濟主體等經濟和社會組織,凝聚行業精英,建立特色基地,發現和培養代表人士。將有創業意愿、創新能力的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團結吸納進來,通過創業培訓、項目路演、創業論壇等活動,提升創業能力、分享創業經驗、激發創業創新熱情。強化基地引導社會服務的治理功能。通過參政議政、社會觀察、交流座談、崗位體驗、志愿服務等形式進一步增強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社會實踐能力。通過助力脫貧攻堅、開展法律援助、創業帶動就業、環保公益行動、特殊人群心理疏導等社會服務活動,推動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參與社會治理。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實踐創新基地創建工作初見成效,新載體品牌特色更加鮮明,實踐創新基地在政治引導、經濟發展、文化傳播、社會治理中的作用更加精準到位。其中,萬通商學院、汽車行業職業經理人創業孵化基地等為企業高級管理和技術人才培提供了平臺,依托“寶貝回家”開展的“全城助力寶貝回家,合力打造愛心商城”公益行動讓全民參與公益的思想深入人心,吉咔網紅孵化基地、青年電商孵化基地等平臺培養了大批電商人才和直播達人,以“通化老哥”為代表的網絡大V正成為凈化網絡空間、傳遞社會正能量的主力軍。
著力打造一批富有特色的實踐工作品牌。一是打造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品牌。充分發揮靖宇陵園、抗美援朝紀念館、抗聯路線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依托實踐基地組織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在重要節點開展紀念活動、重走抗聯路、走訪慰問抗戰老兵和英模人物等系列活動,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組織新的社會階層代表人士到改革開放前沿城市參觀見學,激發他們干事創業的熱情。二是打造社會服務實踐品牌。著眼促進基地可持續發展,引導新媒體從業人員、律師團隊和醫藥領域在外營銷團隊等新階聯成員加入志愿行動,壯大志愿者隊伍。同時,組織各類中介組織和社會組織從業人員助力脫貧攻堅、開展法律援助等社會服務。三是打造先進文化傳播品牌。以網絡大V“通化老哥”創建的新媒體空間為依托開展創建活動,引領帶動轄區更多新媒體企業及從業人員清朗網絡空間、關注民生實事、傳播核心價值觀,共繪網絡“同心圓”。在文化、旅游領域設置議題,吸引自由職業者圍繞抗聯文化、冰雪文化等創作短視頻、動漫、舞臺劇等文化作品,建立起先進文化矩陣。四是打造創新創業者培育品牌。依托基地開展各類論壇、實訓、實踐活動,打造企業高級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素質提升品牌,在市場主體中培育雙創人才,通過推進項目合作和成果轉化等方式,孵化雙創人才,增強基地的凝聚力和影響力。
著力培養一批富有時代精神的優秀代表人士。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實踐創新基地創建活動為代表人士的發現提供了渠道,培養提供了沃土,使用提供了依據。創建活動中,堅持把思想引領貫穿始終,注重把好代表人士政治觀。堅持把法治教育貫穿始終,注重把好代表人士法治觀。堅持把實踐鍛煉貫穿始終,注重把好代表人士能力觀。通過教育實踐,引導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在交流交往中增進政治共識,在學習實踐中強化法治觀念,在合作發展中提升能力素質。基地創建過程中,堅持發揮代表人士作用,努力把骨干力培養成為有影響力的代表人士,把有影響力的代表人士培養成為旗幟性的代表人士,通過代表人士團結凝聚更多的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積極推薦優秀新的社會階層代表人士到人大、政協、人民團體和社團組織任職,東昌新階聯會員中的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成為推動東昌綠色轉型、全面振興的一支重要力量。
(吉林省委統戰部供稿)
編輯:朱建華
關鍵詞:人士 階層 基地 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