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教育·思想
涵養理想教育文化需要教育人的理想與追求
12月24日,在朝陽區“合作對話”式課堂教學現場會開始之前,北京市朝陽區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王世元被前來采訪的諸路媒體包圍,講述他和理想教育文化課題的故事。
王世元書記是位滿懷教育理想追求的人。記得在2016年底,我就朝陽教育大發展采訪他。那年,他基于30多年的教育實踐思考而推出的教育專著《教育文化構建的人性基礎》出版。采訪結束,世元書記贈送我這本書,還認真地寫了一段話并簽上了名。過了一個多月,再次見面時,他問我:“看了嗎”?說實在,那本書的學術性極強,甚至充滿了哲學思辨的意蘊。我坦誠地告訴他,“看了一遍,但沒怎么看懂。”他笑笑說,“你抽空再看一遍哈。”
5年之后的2021年7月,此書的姐妹篇——《理想教育文化建構:“合作對話”教育教學范式的理論與實踐》一書出版。世元書記在前言中寫道:“《教育文化構建的人性基礎》一書偏于教育哲學思考,讀起來有些晦澀,自己在教育實踐中的想法,不利于對讀者產生啟發。因此,決定對該書核心思想實施‘教育學’轉化,讓來源于教育實踐的理論思考再用于指導實踐……”我認真翻閱發現,書中不僅有大量的教育教學案例,還有具體的教育評價工具。可以說,它從實踐層面回答了朝陽教育在理想教育文化建構的指導下,課堂上所發生的真實變革。
王世元對理想教育文化這個課題的持續研究,引發了教育學者們的關注。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創新研究院院長劉堅亦用“吃驚和敬佩”來評價他。“作為教育行政管理者,面對繁雜的管理工作,王世元能對教育發展充滿理性的思考、哲學的提煉,且身體力行,深入一線實踐,將研究的視角聚在學生發展上,將論文寫在課堂上。”在12月24日舉行的“合作對話”式課堂教學現場會上,劉堅這樣評價王世元。因為課題研究的原因,劉堅加入幾個朝陽教育微信群,且經常被朝陽教育人的積極學習的精神所感動,“每天一大早,就‘合作對話’的相關問題群里就開展討論了,大家相互‘擾啟’……”劉堅說,他們的這種勤奮和王世元所營造的理想教育文化密不可分。他希望這種立足北京市朝陽區探索能走出朝陽,走出北京,最終在中國大地上遍地開花。
“在繁忙的行政工作中,世元書記能堅持深入學校聽課評課,且5年如一日地堅持,著實令人感動……”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鮑傳友也發出同樣的感慨。在他看來,王世元身上擁有濃烈的教育情懷、科學的管理態度以及執著追求理想的精神,這讓作為高校專業教育研究者的他很是感動。鮑傳友認為,“十三五”以來,朝陽教育發展勢頭迅猛,和教育管理者的專業管理及教育理想不無關系。鮑傳友也堅信,朝陽區的教育探索為中國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借鑒的實踐方案。
“課題實施最難的是教師觀念的轉變。幾年來,理想教育文化課題實驗始終扎根教學一線,把合作對話教學范式帶進學校,引入課堂,扎根教師頭腦,觸動學生心靈,滋養學生生命成長。”王世元希望“合作對話”教育教學范式的理論能進一步發揮作用,在新時期煥發生機,也希望發生在一線的實踐能繼續為這一理論賦能,助力構建基礎教育健康發展的新生態。
編輯:黃文兵
關鍵詞:教育 理想 文化 世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