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統一戰線>涉疆涉藏
延長營業時間,豐富消費體驗,提供精細管理
新疆“夜經濟”活力涌動本報記者 李亞楠
滑一場夜雪、吃一頓夜宵、看一場夜場演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為各族群眾提供豐富多彩的夜間消費、文化娛樂活動,夜間經濟活力涌動。
夜幕降臨,新疆國際大巴扎景區燈光璀璨,游客在各類美食、美景中穿梭,感受著“夜”巴扎的魅力。“燒烤、烤包子、抓飯……十幾種美食,都只賣1塊錢。”在烏魯木齊生活了將近30年的付波,在欣賞一場特色演出后,又被零點之后“1元購”活動激起了食欲。目前,大巴扎景區開啟“不夜城”模式,24小時營業,每日進入景區人員近3萬人次。
對烏魯木齊市民張穎來說,夜間經濟讓她有了逛街的時間。以往,商場關門早,張穎下班晚,和朋友只能周末逛街吃飯,“現在好多商場都延時閉店,這不,今天跟同事約了來商業廣場吃飯逛街,還能看個電影。”
“夜經濟”不僅僅滿足群眾的胃,還奉上了精神食糧,文化味兒十足。走進夜市,招呼聲、吆喝聲、音樂律動聲相互交織,大家一邊享受美食,一邊欣賞精彩的節目,變臉、脫口秀、民謠演唱、相聲表演等輪番上演。
此外,烏魯木齊市圖書館、市文化館及多個場館延長了開放時間,不少滑雪場也開放了夜間滑雪項目。2021年11月,新疆絲綢之路國際滑雪場夜場首滑當天便吸引了近500名滑雪愛好者,夜晚的寒冷被滑雪愛好者的熱情驅散。“白天工作忙沒時間,晚上來人比較少,雪道也寬敞,可以放開速度滑。”市民于曉剛說。
夜間經濟不僅給消費者帶來更豐富的生活,也讓商家和從業人員增加了收入。
將近夜里11點,烏魯木齊北京路匯嘉時代廣場化妝品導購鄔曉慧還在為顧客介紹產品,“商場延時閉店以來,雖然比以前辛苦,但是心里高興,我的銷售業績上升了不少,工資和獎金也會提高。”該商場負責運營的副總經理彭麗告訴記者,以前晚上9點半就要關門,現在采取延時閉店、節假日24小時不打烊等方式,夜間客流量增長了不少,商場營業額同比增長超過12%。
切肉、腌肉、穿串兒……喀什地區伽師縣的努爾艾力·吾拉音一大早就開始為自己的夜市攤位做準備了。他的烤羊肉串賣得火,加上羊雜湯,一晚上能賣上千元,“來光顧的都是附近的居民,客源很穩定。”
相比單獨的門面,夜市將不同的美食和文化活動集中在一起,吸引消費者。在烏魯木齊開面包店的顏已茹為了提高銷售量,將白天新鮮制作的面包、點心帶到夜市上。她擺攤的摩界文創旅游園區新年創意集市晚上8點開市,30余個攤位涵蓋文創產品、點心、咖啡以及鮮花等,已經成為小有名氣的網紅打卡點,“客流量大,小攤位的生意不輸門店。”顏已茹說。
不僅經營者個人收入提高了,就業崗位也增加了。昌吉回族自治州37個夜市和20個跳蚤市場日均客流量達8萬人次左右,日均營業額達280萬元,帶動3000多人就業。
夜間經濟健康發展,離不開精細化管理服務。在烏魯木齊,大巴扎周邊8處停車場推出夜間免費停車優惠,并開通夜間臨時公交線路,其他商圈也陸續增加臨時停車位,并推出不同的優惠政策。
彭麗告訴記者,商場也針對延時閉店提升了相應的服務,“保安、保潔工作時間延長,我們給予一定補貼,不打烊營業的時候,收銀員、物業等人員輪班服務,我們在商場附近安排了夜間住宿。”
烏魯木齊高新區推出了六大類主題內容的系列冬季夜間冰雪旅游活動和兩條精品冬季夜間旅游線路,還組織了打折讓利、免費體驗等一系列文旅惠民活動。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商務局(糧食局)局長馬惠亮說,“現在我們共有9個點位、26個商超發展夜間經濟,除了協調停車位,還組織街道和相關職能部門工作人員提前進行用電、消防等排查,幫助經營者做好安全生產和疫情防控工作。”
“各部門工作人員主動上門服務,辦理證件,我填表第二天營業執照就送上門了。”努爾艾力·吾拉音告訴記者。
“縣里降低了夜市經營主體準入門檻,簡化審批程序。”伽師縣商務和工業信息化局局長穆永介紹,“同時引導商戶自覺在業態規范、食品安全、環境衛生、優化服務等方面強化自我管理,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 人民日報 》( 2022年01月04日 第 06 版)
編輯:朱建華
關鍵詞:夜間 新疆 商場 夜經濟 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