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北京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委員建言
王緋玲委員:促進老年人助餐服務可持續發展 提高老年生活質量
政協北京市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期間,老年服務事業再次成為熱點話題。北京市政協委員、怡海集團董事局主席王緋玲一直十分關注老年服務事業,在本次大會中她提到“要促進老年人助餐服務可持續發展,充分利用社會力量,社會組織,社會資源,大家一起齊心協力,把老年的公共事業服務好?!?/p>
王緋玲委員以切身行動支持老年服務事業發展,在怡海社區已經開設了多年老年助餐服務。他們將職工食堂改造,擴大,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開辟出一整層的老年助餐食堂,開發定制老年營養健康餐食,使老人可以隨時就餐。對于出行不便的老人,怡海社區組織員工提供送餐上門服務。
她指出:“當今社會的發展為我們創造了十分便利的生活條件,我們十分迫切想要把自己社區的經驗帶給北京其他的社區,站在老年的角度,提出非常人性化的老年人助餐服務。不但可以省去了買菜做飯等繁瑣的事情,還可以享受到我們定制化的健康菜品和送餐服務,并且讓更多的年輕人對獨居老人的生活感到安心。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的同時,給老年人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我們要的美好生活是什么,就是不光年輕人要開心幸福,我們老年人也要開心幸福?!?/p>
王緋玲委員經調研發現,有些社區食堂、餐飲機構雖然可以承擔周邊社區老年人的助餐服務,但由于場地、收入等原因得不到相應的支持,無法完成自我造血,從而無法做到長期可持續發展。
對此,王緋玲委員建議,首先由社區餐廳或固定餐飲公司來制作老年餐,或開放老年餐桌,并輻射到周圍的老舊社區或小型社區,同時協調開放社區室內部場所用于早餐或正餐的就餐服務。其次,對于行動不便的老人調動社區工作人員,定時取餐,為社區老人提供送餐上門服務,還可與外賣平臺溝通,政府每月或者每單對平臺進行補貼,最大程度降低配送成本。第三,開放社區門口餐車服務,由餐飲公司提供成品早餐或熟食作為資源補充,滿足社區餐飲需求同時實現社區自我造血能力,從而促進老年助餐服務的可持續性發展。
王緋玲委員表示,老年人的餐飲工作應充分調動社會資源,鼓勵社會企業參與其中,利用多方優勢,加強通力合作,減少政府補貼,采用以固定時間開放社區公共場做為社區居民早餐用地、開放社區早餐經營許可等方式,為餐飲企業增加創收空間,同時餐飲企業以提供優質且持續的老年人助餐服務回饋給社會,達到促進社會精神物質共同富裕的效果。(許朋成)
編輯:王亦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