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資訊 法治時評 法治人物 法律速遞 盈科說法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

首頁>法治>法治時評

遲到一次罰一千,是法盲無知也是管理無能

2022年01月11日 13:53  |  作者: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分享到: 

遲到一次罰一千,是法盲無知也是管理無能

舒圣祥

合肥某公司一名職員去年11月遲到三次,被公司罰扣3000元,不得已向當地媒體尋求幫助。據報道,遲到被罰3000元的當事人已申請勞動仲裁。

實施勞動管理是企業和雇主的合法權益。但是如果真的有理,何須對前來采訪的記者怒吼“滾蛋”?還是平日對員工喊“滾蛋”喊慣了?又或是根本意識不到企業老板也有守法的義務?遲到一次罰款一千,看似一樁職場奇葩小事,這種無名公司也不配獲得流量,此事引發的網絡關注度卻很高,在合肥本地朋友圈更是引起了熱烈討論。網友比較一致的看法是,如果像這種公司都不黃,實在是太不合理了。

罰款的本質,是一方對另一方經濟資源的單方剝奪。根據立法法及行政處罰法的相關規定,對財產的處罰只能由法律、法規和規章設定,我國法律目前并未賦予企業罰款權。國務院于1982年4月10日頒布的《企業職工獎懲條例》,曾經規定了企業對職工給予行政處分和經濟處罰的適用情形,但是該項帶有強烈計劃經濟色彩的條例,已于2008年被宣布廢止。企業罰款因此找不到法律依據,依據的只能是企業內部的規章制度。

企業內部規章可否自行規定罰款?諸如日本等國,確實授予了企業罰款權,只不過有嚴格限制,比如一次不能超過職工月工資的10%。按照法無禁止即自由的觀點,既然我國法律也未明文禁止企業對員工罰款,企業基于管理需要或許應當享有罰款權。但即便如此,根據《勞動合同法》,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勞動紀律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也應當嚴格依照法定程序進行。

在司法實踐中,企業罰款能否得到法院支持,關鍵要看用人單位是否有證據證明,制定關于罰款等事項的規章制度,經過民主程序依法制定,且依法公示或告知。如果沒有嚴格依照法定程序進行,企業罰款當然不會得到法院支持;退一步說,就算嚴格依照法定程序進行了,如果相比給企業造成的損失,罰款金額明顯過高,也很難得到法院支持。

遲到一次罰一千是否合理,首先要看該罰款是否有公司內部規章作為依據,該內部規章在制定時是否經過民主程序,有沒有依法公示或告知,以及相比該員工每月的工資,遲到一次罰一千是否明顯過高有失公平??偠灾?,老板和員工在法律面前是完全平等的,企業罰款不是老板想怎么罰就可以怎么罰的。任性而為的企業罰款,法律不會認賬。

奇葩企業的奇葩事件或許無須過度解讀,企業罰款權的法律爭議卻應引起立法者重視。值得強調的是,企業獎懲必須依法進行,而且罰款絕不是萬能的。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企業可以通過浮動工資、績效考核、警告、解除勞動合同等多種形式,對勞動者違反企業規章制度的行為進行獎懲。動輒罰款,不僅可能是法盲的無知,還可能是管理的無能。

編輯:何方

關鍵詞:企業 罰款 管理 法盲 無知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入室强伦姧bd在线观看 | 亚洲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激情乱码网站 | 亚洲h成年动漫在线观看不卡 |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自拍 | 午夜亚洲影院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