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統戰時訊 民族宗教 非公經濟 中央社院 新的社會階層人士 黨外知識分子 涉疆涉藏

首頁>統一戰線>涉疆涉藏

西藏社會救助保障標準再提高

2022年01月28日 14:24  |  來源:西藏日報
分享到: 

近年來,自治區民政廳結合本區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多措并舉提高社會救助保障標準,全力確保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有保障。近日,記者從自治區民政廳了解到,自2022年1月1日起,全區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補助標準由每人每月910元提高到927元,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補助標準由每人每年5060元提高到5160元,惠及15.8萬人;集中供養和城市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補助標準由每人每年14196元提高到14461元,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基本生活補助標準由每人每年7590元提高到7740元。

民政工作關系民生、連著民心,是社會建設的兜底性、基礎性工作。自治區民政廳辦公室主任譚明虎介紹,為不斷提高社會救助兜底保障能力,近年來,自治區民政廳持續推進全區民政部門全力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出臺了《自治區關于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若干措施》,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明確提出了對邊境地區低保對象在現行標準上增發10%低保金。同時,正在起草《若干措施》實施細則,擬對全區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寒地區低保對象增發10%的低保金。此外,自治區民政廳還組織開展了全區農村低保專項治理鞏固提升行動,進一步健全完善監測預警機制,動態監測低收入人口,切實做到應保盡保、應退盡退。目前全區74個縣(區)“12349”社會救助服務熱線全部開通,“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機制更加順暢。

記者了解到,根據自治區《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關于提高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和提高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近日,自治區民政廳、財政廳下發了《關于提高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補助標準的通知》。自2022年1月1日起,本區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補助標準由每人每月910元提高到927元,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補助標準由每人每年5060元提高到5160元,惠及15.8萬人;集中供養和城市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補助標準由每人每年14196元提高到14461元,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基本生活補助標準由每人每年7590元提高到7740元,集中供養特困人員中部分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照料護理費每人每年1420元提高到1446元;完全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照料護理費每人每年2129元提高到2169元,惠及1.3萬人。

譚明虎介紹,2021年,全區城鄉低收入人口23.3萬(含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城鄉低保對象168673人(其中,城市低保24717人,農村低保143956人),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對象1.3萬人,臨時救助1.4萬人(次),切實做到了應保盡保、應養盡養、應救盡救。

另外,2021年,本區共下撥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13.1億元,有效保障了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據了解,為積極做好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穩步提高社會救助保障水平,下一步,自治區民政廳將制定低保、特困人員審核認定辦法,聚焦特殊群體、聚焦群眾關切,圍繞切實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線的目標要求,適度擴大低保、特困人員的保障范圍,并對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審核確認流程進行優化和完善。

“我們將全力抓好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建設,及時更新低保對象和特困人員數據信息,做到數據信息完整、真實準確。”譚明虎說,同時將開展低保邊緣家庭數據信息錄入工作,做好易返貧致貧監測數據共享和對接,進行常態化預警研判,做好信息數據比對,落實落細兜底保障政策措施,嚴防“脫保”“漏保”,做到“應保盡保,應納盡納,應退盡退”。

此外,自治區民政廳還將規范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研究制定《關于健全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常態化救助幫扶機制的實施意見》和全區相對統一的最低生活保障指導標準,建立低保標準與人均消費支出、物價上漲指數等指標掛鉤的動態調整機制,科學定標、精準施標。


編輯:朱建華

關鍵詞:保障 標準 救助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在线a免费线上看 一级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 熟女50岁一区二区 |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小说 | 日本欧美真人三级在线A | 日韩不卡在线视频 | 综合欧美亚洲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