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統戰時訊 民族宗教 非公經濟 中央社院 新的社會階層人士 黨外知識分子 涉疆涉藏

首頁>統一戰線>民族宗教

情暖戈壁,續寫民族團結新篇章

2022年02月09日 13:46  |  來源:中國民族報
分享到: 

走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庫車市齊滿鎮甬庫團結村,紅墻白瓦,木質欄桿,精致墻飾,柏油馬路……一排排新居與一間間商鋪相連。禮記大道寬闊平整,石榴籽廣場人頭攢動,村中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甬”“庫”分別是寧波和庫車的簡稱,寓意為“甬庫萬里路,濃濃援疆情”。甬庫團結村原名莫瑪鐵熱克村,維吾爾語意為“一棵樹”,2018年更名為甬庫團結村。經過幾代人開荒造林,這個位于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的昔日“沙包村”,如今成為“花園村”,吸引著全國各地游客慕名而來。

20世紀50年代,100多名鐵路工人響應黨和國家屯墾戍邊、建設邊疆的號召,來到齊滿鎮莫瑪鐵熱克村開荒種地,與當地各族鄉親同住土塊房、同吃一鍋飯、同耕一塊地,用勤勞的雙手和辛勤的汗水,將大沙包變成了良田,將荒漠變成了綠洲,也播撒了民族團結的種子。

進入新時代,浙江省寧波市貫徹黨中央和浙江省委援疆工作部署,按照“三生同步、三產融合”的理念,對甬庫團結村進行規劃和打造,幫助村里建起了高標準的文化禮堂、村史館、黨員活動中心、示范性幼兒園、巴扎市場、特色養殖場、微型工廠,打造了石榴籽團結廣場、民族團結農家樂、農業生態觀光園等,使甬庫團結村成為以民族團結為主題、體驗南疆民俗風情的國家3A級旅游景區,續寫了新時代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新篇章。

2019年,甬庫團結村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榮譽稱號。

“團結馕”是寧波市援疆指揮部協助庫車建設“百村千廠”扶貧項目的一個微型工程。2019年5月,寧波市援疆指揮部落實資金50萬元,在甬庫團結村建設了每天可產3000多個大、小玫瑰馕的“小馕城”,這里生產的馕銷往庫車市各中小學和幼兒園,慕名而來的游客也會前來品嘗和購買。“小馕城”既解決了甬庫團結村23人的就業問題,同時也傳播著各民族互幫互助、親如一家的理念。

“團結杏”是寧波援疆指揮部和庫車市委、市政府以及齊滿鎮黨委依托庫車小白杏品牌優勢,推動土地流轉、促進農民增收的一個示范項目,帶動了農業生態觀光園以及農家樂的發展。參與土地流轉的村民不僅每年可以拿到700元土地流轉費,而且可以在“團結杏”示范基地就業,讓村民不出村就能實現就業增收。

在500畝的小白杏示范種植園區的地頭,致富能手侯有宏高興地說:“最忙的時候,農家樂一天要接待四五百名客人。”

在“團結杏”基地套種試種基礎上,甬庫團結村還配套種植了甜瓜等作物。“甬甜5號”是寧波市農科院自主培育的甜瓜品種,由寧波援疆指揮部免費向甬庫團結村村民提供種子和技術指導,“團結瓜”成為一項助農增收項目。

大學畢業生艾合拜爾·托乎提在烏魯木齊工作時收入不錯,但是離家遠。聽說家鄉發展鄉村旅游后,他毅然返村,開了一家名為“團結人家”的農家樂。“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干農家活,很多人愿意來感受鄉村生活。現在,我的收入比原來的工資高,還能照顧家人。”艾合拜爾說。

2018年,甬庫團結村38戶貧困戶實現全部脫貧,村民年人均收入從2017年的1.09萬元增加到1.2萬元,村級集體收入從原來的10萬元增加到240萬元。

如今,村民從原來的平房搬進了統一規劃建設的新小區新房子,一個“宜居、宜業、宜游”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展現在世人面前。

搬進新居的村民說:“真沒想到,我這輩子也能住進像電視里那樣漂亮的房子。”

甬庫團結村是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指引下,寧波與庫車共同澆灌盛開的民族團結之花。

站在甬庫團結村的石榴籽廣場上,村民王子美說:“吃水不忘挖井人,是黨的好政策讓我們過上了好日子,是寧波人民無私的幫助讓我們過上了好日子。我們要感謝他們,感謝我們偉大的黨、偉大的祖國!”

在幾代人的手足相親、守望相助中,現在的甬庫團結村已經發展成為鄉村振興的“樣板村”、其樂融融的“幸福村”。甬庫團結村黨支部書記孫志寶說:“從我父輩開始,各民族之間就建立了深厚的情誼,民族團結對于我來說就是一家子的事情,永遠不會變。”村民海如拉·吐拉普說:“民族團結是心與心、情與情的交流,是愛的凝聚,已深深浸透到了我們的骨髓中,我要用生命去珍視和愛護它。”

編輯:賈元昌

關鍵詞:團結 甬庫 民族團結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第一影院在线播放 | 天天躁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在线好屌妞国产精品 | 在线亚洲欧美专区免费 | 亚洲国产在人线放午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