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2冬奧之約>新聞速遞
在北京冬奧會賽場上“來口豆包”
新華社河北崇禮2月10日電題:在北京冬奧會賽場上“來口豆包”
新華社記者鄭直、劉博、楊愷
北京冬奧會單板滑雪U型場地技巧賽場位于張家口賽區云頂滑雪公園,長220米,內高7.2米,這里將決出北京冬奧會該項目的女子與男子兩枚金牌。比賽全球矚目,選手名將云集。
在此前結束的女子資格賽中,一位選手揣著半個包子在這里進行了一次滑行。
來自馬耳他的珍妮絲·斯皮泰里第一滑基本算是正常發揮,不過落地出現問題。在等候區等待分數的時候,大屏幕上的她依然笑容燦爛,然后掏出半個包子,還沖鏡頭晃了晃,咬了一口,比了兩個大拇指。
在混合采訪區,“這是什么餡兒的包子”的懸念一度超越將要產生的決賽名單,貫穿了第二輪比賽的幾乎全過程。這一輪斯皮泰里成功落地,雖然未能晉級決賽,但可說是圓滿完賽。
“啊,是個紅豆包,來了之后我天天吃六個,早餐兩個,中午兩個,晚餐兩個,這是冬奧村里我最喜歡吃的東西。”斯皮泰里說,“今天早上我拿了包子,但是可能太緊張了咽不下去,所以就放到了兜里,滑完第一輪一摸兜我突然想起包子還在里邊,所以我覺得還是來一口。”
這個29歲的姑娘性格外向,發色左邊是青綠漸變,右邊是紫粉漸變。來北京參賽前上過美國的綜藝節目,說起冬奧會的事兒,主持人說:“我可不知道馬耳他還有冬奧代表隊……還是說這支隊伍就是你?”答對了。
“珍妮絲·斯皮泰里是北京冬奧會馬耳他的唯一一名參賽選手,她也是首位代表馬耳他參賽的冬奧會單板滑雪選手,我們祝她和馬耳他隊一切順利!”在斯皮泰里的社交媒體賬號上,她轉發了中國駐馬耳他大使館的這條貼文。
4日的北京冬奧會開幕式,馬耳他派出的代表團只有三個人上場,斯皮泰里記錄了自己作為代表團旗手在國家體育場“鳥巢”的場景——在“一起向未來”的條幅下,她和馬耳他代表團其他成員連蹦帶跳地往場地里走,志愿者在后面一路小跑。
“11年前當我開始練單板的時候,我也沒有什么冬奧夢。我是覺得練了之后沒準方便我去做個體育評論員或者給運動員做做采訪之類的,如果我也練過這個項目,也了解運動員,對我的簡歷會很有好處,幫我找到記者這類的工作。但后來我的眼光就投向了冬奧會。”她說。
理想的改變意味著要付出更多。斯皮泰里的個人頁面置頂是為她的訓練籌集資金的鏈接,在過去的兩個冬天,她一直住在一輛沒有暖氣的貨車里,并繼續她的奧運夢想。她四處奔波,先后參加了本賽季猛犸山站、銅山站和拉克斯站的比賽,名次不錯,1月17日,國際雪聯公布了決定北京冬奧會準入資格的排名。
“我18歲開始滑單板,20歲有了參加冬奧會的瘋狂夢想,22歲第一次參加U型場地的專業比賽,25歲距離平昌冬奧會一步之遙,現在我29歲,我拿到了北京冬奧會的參賽資格!”在17日當天更新的照片里,斯皮泰里的表情寫滿驚喜與不可思議。
來到北京冬奧會參賽的體驗也是快樂的,不只是吃豆包。
“我對中國最大的印象就是這里的人們都很友好,我們在冬奧村也有很多志愿者,我們會有很多互動,每次你走進餐廳,他們都會揮手向你問候,每個人看起來都很熱情。”在冬奧村,斯皮泰里入手了“冰墩墩”的毛絨玩具、鑰匙鏈和徽章,甚至學會了用中文說“中不中”。
“我對這里的防疫工作也印象深刻,來之前我以為會非常復雜,每天要做各種檢查,但來了之后發現整個體系組織運轉非常流暢。”她說,“我們每天的核酸檢測也很方便,就在餐廳旁邊,你去吃個早飯,然后再用不到10秒時間去做個核酸就行,這里的一切也讓我感到非常安全放心,整個防疫都做得特別到位。”
登上冬奧會的賽場之后,她的想法也有所改變。
“如果你一個月之前問我,這將是我最后一屆冬奧會。但是現在,我好像能在腦海中看到自己能做什么,我明白了自己的潛力,就是那種‘我好像還能做得再多一點’的感覺。”斯皮泰里說,“我想成為最好的自己,我也還沒到達自己的極限,所以我還有空間繼續努力,繼續進步。”
斯皮泰里表示,希望自己的參賽能夠激勵馬耳他人民,還有世界各地的其他人。“我18歲之前都從未嘗試過單板滑雪,而很多人18歲已經登上了冬奧會的賽場。我開始得晚,但我明白自己真的很想要達成目標,并為之全力以赴。訓練的時候我有時候就住在自己的貨車里,也經歷過很多困難,但我堅持下來了也達成了目標,所以我覺得每個人都可以實現自己的理想。”
回到冬奧村再來倆豆包吧!每個為夢想奮斗的人,都值得獎勵自己一口甜。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