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委員講壇 名家訪談 醫學前沿 食話食說 岐黃園地 科普養生 健康產業 粉碎謠言

首頁>健康>健康產業

國產醫藥創新如何發力?委員專家們這樣呼吁!

“完善醫藥創新生態 推動產業健康發展”座談會在京舉行

2022年02月12日 15:34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人民政協網北京2月12日電(記者 王慧文 楊嵐 齊波)新冠疫情之下,國產醫藥創新尤其是生物醫藥創新在疫情防控、助推經濟重振方面備受關注。如何完善我國醫藥產業創新生態?重點領域國產醫藥創新如何實現從跟跑到領跑?

WechatIMG44

“完善醫藥創新生態 推動產業健康發展”座談會現場。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記者 齊波攝

2月12日,由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主辦的“完善醫藥創新生態 推動產業健康發展”座談會在京舉辦,十余位全國政協委員、醫藥領域專家學者圍繞我國醫藥產業創新生態發展現狀與策略; 建立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創新藥品的支付體系,確保創新健康可持續發展; 國產醫藥創新服務“一帶一路”倡議等熱點話題展開深入研討,為構建我國創新醫藥生態系統建言獻策,也為2022年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參政議政提供價值參考。

醫藥創新數量及對全球的貢獻衡量包括研發管線產品數量和全球首發上市新藥數量兩個指標。目前,我國創新管線貢獻全球第二,首發上市新藥全球第三。其中,研發管線產品數量對全球貢獻占比已達到13.9%,而這一貢獻比例在2015年只有4.1%,穩居第二梯隊之首。盡管在創新藥數量貢獻上中國呈現良好的勢頭,但是中國與排在首位的美國和第二名的日本還有明顯差距。

會議指出,隨著技術進步,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以及資本市場的活躍,國產醫藥創新正步入由量的增長向質的提升的躍升期。但制約行業發展的問題依然突出,目前國產醫藥創新仍處于起步階段,創新產業鏈各環節能力薄弱,創新藥上市數量少且上市后可及性低,市場回報有限,不足以激勵資本投入;中國對全球研發管線產品數量的貢獻約為4%,處于醫藥創新的“第三梯隊”。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發布的數據,2020年中國新發癌癥病例457萬例,死亡300萬例,癌癥所致的醫療花費巨大,已成為我國居民因病致貧返貧的重要因素。因此,加速抗癌創新藥研發、提升抗癌藥可及性刻不容緩。而腫瘤領域也是我國近年來醫藥創新最為活躍的領域。

對此,委員專家們呼吁,明確生態頂層設計,推動理念機制變革,轉化政府角色,轉變創新理念,堅持開放和與國際接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和市場競爭,明確知識產權保護對鼓勵醫藥創新的重要性,強化過程監控和全周期管理;制定落實鼓勵政策,持續改善創新要素,加強審評能力,推進監管科學發展,使監管制度逐步與國際接軌,改善基本醫療保險中的創新藥支付報銷機制,構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

此外,委員專家們還建議,企業是我國醫藥產業創新的主體,國家應進一步優化政策環境,鼓勵企業圍繞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重大慢性病加強醫藥研發,不斷提升我國醫藥創新水平;健全法律法規,鼓勵保護創新成果,從根本上提升國產醫藥的創新水平。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葛均波,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醫院原院長王建業,全國政協委員、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主任顧建文,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學首席專家董小平,全國政協委員、對外經貿大學保險學院副院長孫潔,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衛生政策與管理系主任吳明,全國政協委員、抗腫瘤蛋白質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羅永章,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張澍,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研究員岳秉飛,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癌癥基金會理事長趙平,全國政協參政議政人才庫特聘專家、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會長宋瑞霖,中國藥科大學國家藥物政策與醫藥產業經濟研究中心執行副主任邵蓉,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執行會長潘廣成等委員專家與企業代表、部分媒體代表出席會議。人民政協報社黨委書記、社長王相偉在會上致辭。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醫藥創新 政協委員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伊久线香蕉观新综合在线动漫 | 亚洲人成午夜网站在线看 | 亚洲综合第一在线影视 | 亚洲欧美久久_区二区 | 日本精品在线亚洲视频看看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精品怡红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