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xié)商 統(tǒng)戰(zhàn)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專題>2022新春走基層>滾動新聞

新春走基層丨江西尋烏:讓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2022年02月16日 16:30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新華社南昌2月9日電題:江西尋烏:讓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新華社記者賴星

初春的贛南尋烏,細雨蒙蒙,霧鎖青山。與春節(jié)過后乍暖還寒的氣候不同,尋烏縣文峰鄉(xiāng)崗背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氣氛熱烈,村民們手上快板翻飛,腳下舞步輕快,將黨的理論宣傳與文藝表演巧妙地融為一體。

“如今崗背面貌新,幸福小鎮(zhèn)幸福人”“六中全會方向明,全國人民心連心”……快板臺詞是崗背村文藝宣傳隊隊長劉勤娣和伙伴們一起琢磨出的,別看臺上說著輕松,臺下著實下了一番功夫。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剛一閉幕,她們便忙著編排節(jié)目,詞寫好了也不著急上臺,先找?guī)讉€群眾聽一聽,再請縣里的專家改一改、磨一磨。

要讓群眾信,就要離得近。臍橙果農、早餐店主、村保潔員……參加演出的隊員都是當?shù)卮迕瘢昙o最大的70歲,最小的30歲出頭,她們在節(jié)目中融入了自己對生活的感悟,樸素真誠的表演讓人感動、令人信服。

“我們走的是原創(chuàng)路線,靈感大多來源于身邊人身邊事,這樣更容易讓黨的好政策走進觀眾心里。”為了增強政策宣傳的感染力,劉勤娣和伙伴們不斷創(chuàng)新演出形式,廣場舞、三句半、情景劇等信手拈來,節(jié)目主題從黨史學習到移風易俗、鄉(xiāng)村振興不一而足。

理論政策宣傳闡釋既要講好“普通話”,也要講好“地方話”。尋烏縣以黨的基層陣地資源整合為抓手,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436個,實現(xiàn)縣鄉(xiāng)村三級陣地全覆蓋,推動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和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在吉潭鎮(zhèn)吉潭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68歲的“山歌大王”王煥平正帶領村民學唱山歌《尋烏不尋常》,高昂的曲調中飽含著濃濃的鄉(xiāng)情,簡約的歌詞描繪出“朝著共同富裕路,輕裝奮進新時代”的動人景象。

當年,贛南人民正是唱著悠揚的山歌為紅軍長征送行。在新的歷史時期,山歌又成為當?shù)厝罕娭幐钑r代生活、弘揚時代精神的有效載體。

“我們縣山清水秀環(huán)境好、農民生活節(jié)節(jié)高、生活已經達小康,這些新變化總能帶給我很多創(chuàng)作的靈感。”雖然老王只有小學文化程度,但他根據(jù)客家傳統(tǒng)山歌曲調,取材現(xiàn)實生活,創(chuàng)作了300余首反映時代之變的新山歌。這兩年,他成了全縣各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常客,其創(chuàng)作的山歌廣受群眾好評。

在57歲的吉潭村村民高秀華看來,這些山歌唱出了生活的幸福味,所以村民愛聽愛唱。“生活在這個時代特別幸福,這都要歸功于黨的政策好。”她說做夢也沒想過自己這么大歲數(shù)還能當微商,發(fā)發(fā)朋友圈就能把家里的臍橙賣到北上廣。

為了讓文明實踐場所地輻射到更多群眾,尋烏縣將村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農家書屋等陣地資源進行整合,按照“辦公場所最小化,服務群眾最大化”的要求,打破部門界限和條塊分割,實現(xiàn)“全人群、全時段、全方位”服務。

“我們還把閑置的校舍、客家祠堂,甚至是群眾平時喜歡聚集的大樹下、小商店等場所改造為文明實踐點,將服務延伸至村組一級,直接對接群眾需求,讓文明實踐逐漸成為群眾的生活常態(tài)。”尋烏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促進中心負責人李浩說。

陣地是平臺,隊伍是關鍵。尋烏縣既組建了以村黨建宣傳員為骨干的專職隊伍,還廣泛動員全縣747支各類志愿服務隊,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開展了一場場啟迪心靈、弘揚新風的文明志愿服務活動。

“我們將繼續(xù)著眼于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真正做到‘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讓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落地生根。”尋烏縣委書記藍賢林說。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


人民政協(xié)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婷婷色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日文在线v | 久久综合一区视频 | 在线香港三级日本三级人妇 | 制服丝袜国产精品主区 | 午夜性色福利在线观频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