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今日要聞

2021年我國IPO公司數量和募資規模創2000年以來新高

2022年02月18日 16:51  |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分享到: 

IPO,又稱首次公開募股,簡單來說,是企業第一次將它的股份向公眾出售,就是我們俗稱的“上市”。數據顯示,去年我國IPO公司數量和募資規模創2000年以來新高。

去年新股發行募資規模超5400億元

上市公司協會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共有524家公司進行了IPO,共計募資規模達到5437.73億元,同比增長13.16%。IPO在2020年4800億元的募資高點基礎上,繼續增長13%。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 田軒:像機械制造、電子行業、醫療健康,這些新興的高科技企業比較多,也體現了我國資本市場在由傳統的周期型的企業向高新科技、高技術,具有硬核科技的企業上市的轉變。

此外,從單季表現來看,募資規模逐季增加的趨勢十分明顯。數據顯示,去年第一至第四季度的IPO募資規模依次為783.5億元、1356.44億元、1611.45億元和1675.36億元。據統計,去年IPO平均募集資金規模為10.4億元,全年共有3家公司募集資金總額超過100億。5家公司募集資金總額在50億至100億。

中國證券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委員會委員 陳靂:募資規模逐步上漲,一方面表明注冊制推進成效顯著,越來越多企業能夠通過其實現快速融資,另一方面表明當前市場整體流動性非常好。

去年創業板 科創板IPO數量最多

我國的多層次資本市場,由滬深主板、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等共同組成。數據顯示,在去年的IPO當中,創業板、科創板占比達到69%。

數據顯示,在去年524家IPO公司中,在創業板IPO的公司共199家,科創板IPO的公司為162家,主板IPO的公司共122家,北交所IPO的公司為41家。兩創板塊IPO企業數量占比合計69%。

中國證券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委員會委員 陳靂:IPO情況來看,主要(集中)在機械設備、醫藥生物、電子、化工等方向,行業集中度非常高。主要是當前在注冊制的條件下下,創業板、科創板IPO公司數量占比非常高。

2021年11月15日,定位服務于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北交所正式開市。截至2月15日,北交所開市已有三個月,84家北交所公司總市值達2254.55億元,北交所日均成交額約為18.43億元,較開市前精選層個股日均成交額增長逾3倍。北交所上市公司中,高技術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占比近九成,中小企業占比94%,這充分體現了北交所對創新型中小企業的精準性和包容性。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 田軒:希望通過差異化的市場制度安排來構建多層次的資本市場,能夠更好地去幫助我們處于不同階段的企業獲得融資、獲得市場的支持,有利于企業平穩快速發展。

今年1月過會率91.67% 企業質量提升

IPO融資規模持續擴大之余,項目過會率更備受關注。項目過會率,也就是實現IPO的企業數目占全部申請IPO企業的百分比。數據顯示,今年以來,IPO過會率較去年明顯上升。

數據顯示,今年1月,36家上會項目中,33家已順利過會,過會率91.67%,環比明顯上升,去年12月過會率僅為84.21%。分板塊來看,北交所過會率為100%,創業板的過會率為93.75%,科創板的過會率為90%,主板過會率為87.5%。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 田軒:一個是注冊制,經過三年的試點,現在越來越成熟,各個環節的配合,比如說材料的提交、審核、注冊、發行,整體來說更順暢。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上市的企業質量也確實是有所提高,也對于過會率提高也有很重要的影響因素。第三個我們確實也看到,發行失敗或者說主動撤回材料的這些企業,可以調整自己的發行的節奏。

專家表示,在新股過會率和募資額提升的同時,資本市場生態也在發生著變化。目前,全面推行注冊制的條件已經逐步具備。從整體上看,發行承銷、上市、交易、持續監管、退市、投資者保護等一系列基礎制度改革成效顯著,行政處罰、民事賠償、刑事追責相互銜接的高標準立體懲戒體系愈發完善。

申萬宏源承銷保薦私募與銷售部總經理 蓋奕名:注冊制之下,中介機構落實國家戰略,激活市場創新創業發展的責任更加突出,保薦券商對發行人的適時核查更加充分,保薦人承擔了更多社會責任和披露審核義務。同時定價由發行人、主承銷商、投資者等各類市場主體參與者,充分博弈形成。全面注冊制對投行的影響力、估值定價能力、擇機發行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繼續助力實體經濟 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

數據顯示,2022年IPO募資規模在去年高增的基礎上繼續增長,截至2022年1月末,IPO募資規模已突破2200億元,較去年同期再增超37%。專家預計,今年資本市場將助力更多符合國家戰略方向、上市意愿較強的中小企業實現融資,推動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 田軒:我們未來更加關注通過IPO能夠上市的,其實是有很多代表著國家的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技術、新的高科創屬性的這樣的一些板塊,比如說像數字經濟,像新能源,像碳中和,像通信技術,像芯片等等,他們其實代表的是我們國家經濟發展的方向。所以資本市場應該大力去培育去扶持這樣的市場,真正起到為實體經濟服務的作用。

此外,專家表示,對投資者來說,新股供應的提升也在逐步打破新股不敗的神話,IPO打新不再是無風險的福利,股票的定價是市場博弈行為,投資者需要慎重參與。

中國證券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委員會委員 陳靂:IPO常態化下,股民有更多投資選擇,但同時對投資者的投研能力有更高要求。所以股民選擇打新時,需要做好新股研究,對企業要有充分的了解和認知后,再參與打新。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ipo 企業 募資 規模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色婷婷婷婷色五月 | 日本高清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 亚洲国产综合色九九。 | 日本乱辈伦视频 | 中文字幕无卡高清视频 | 日本一高清二区视频久而久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