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民革 民盟 民建 民進 農工黨 致公黨 九三學社 臺盟 人物風采 史料縱覽

首頁>多黨合作>史料縱覽

民革前輩李靜之與《前鋒報》

2022年02月26日 10:54  |  作者:田濟銓  |  來源:團結報
分享到: 

4cda833a-ce83-4826-80cf-64d6160422ea

《前鋒報》


李靜之(1901-1989),名海晏,字靜之,河南方城人。幼讀私塾,對經史子集多有涉獵。李靜之1919年考入南陽中學,適逢五四運動爆發,他與同學走上街頭,宣傳反帝愛國思想。1923年考入東南大學,1928年考取北京大學研究生,攻讀中國文學史。1931年-1932年先后在北京、沈陽、開封等地任教,后轉而從政,1934年-1939年先后任南陽專員公署、鄭州專員公署秘書,并被推選為河南臨時參議會參議員。

1939年10月,河南省建設廳邀李靜之赴洛陽任秘書主任,此間他感到,“辦一張報紙宣傳抗日救國,作用要大得多”,于是決心投身新聞事業,發揮博學善寫的特長,為抗日救國盡“蟻負一粒”之力,便于1941年9月辭去公職回南陽籌劃創辦報刊。

為不受地方當局鉗制,李靜之與張明符等人多方奔波,自籌資金用于辦報。他將創辦的報紙定名為《前鋒報》,取自孫中山在黃埔軍校的訓詞“咨爾多士,為民前鋒”。刊頭題字是從民族英雄岳飛《請停止班師奏草帖》中選集的,字跡蒼勁有力,正氣凜然,借以表達抗戰到底的決心。

在1942年元旦《前鋒報》的創刊號上,李靜之撰寫的發刊詞闡明了“仗義執言,為民前鋒”的辦報宗旨,并在隨后的社評《再自策勵》中進一步闡述了報社的立場:“以商業報紙,公民資格,站在人民立場,從事新聞事業,為國效忠,為人民服務。無論何人,其言行有利于國家,造福民眾者,擁護之,揚譽之;有害于國家人民者,批評之,糾正之。”

《前鋒報》創刊半年后,中原大地遭遇大旱,赤地千里,餓殍遍野。《前鋒報》為災民請命,自1942年7月24日起,在近一年的時間內,接連刊發《災象已成迅謀救濟》《豫省府應速統籌備荒救濟辦法》《哀鴻遍野》《戰斗中的河南,饑饉中的河南》等數十篇報道和社評,并刊發了該報記者孫良田的長篇通訊《重重災難下的豫北》、特派記者李蕤的系列報道《豫災剪影》《宛洛道上》,如實反映了河南災區人民的悲慘生活,呼吁當局開倉放糧,賑濟災民,并隨災情的發展變化,不斷提出各種建設性的救災意見。李靜之創辦的地方媒體《前鋒報》能突破國民黨的新聞封鎖,一年內連續刊發數十篇報道和社評,其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以及為民請命的勇氣令人敬佩。

由于《前鋒報》敢于揭露黑暗,當時的河南省新聞檢察處,下令要求對報社進行處罰,李靜之設法保護報社同仁。李靜多年的從政生涯,在政商社會各界積累了深厚人脈。他與河南省保安處長羅震交情甚篤,羅震是南陽南召縣人,曾任南陽、鄭州專署專員,李靜之曾長期擔任他的秘書,創辦《前鋒報》時請他出任了董事長。此外,李靜之還利用駐守南陽的國民黨第二集團軍總司令孫連仲、參謀長郭寄嶠等人對《前鋒報》的好感,說服他們出資成為《前鋒報》印書局的大股東,孫連仲在大會上公開表態支持《前鋒報》并入股十萬法幣。有此屏障,《前鋒報》得以能在重重壓力下長期存在。

《前鋒報》的編輯多為進步青年,積極宣傳愛國、進步的革命思想,大聲疾呼團結抗戰,勇于為民眾代言,在豫、陜、鄂相毗鄰地區的各階層讀者中贏得了普遍贊譽,被譽為河南的《大公報》,吸引了當時文化界名流向報社投稿。李靜之主動聘請嵇文甫、任訪秋、孟憲章等專家學者組成社評委員會,并在《前鋒報》的文藝副刊《前鋒副鐫》上刊載進步作家和知名人士的作品,還經常轉載重慶《新華日報》的文章。經多方努力,《前鋒報》的影響日益擴大,銷量與日俱增,發行量有六七千份,最高時上萬份,新四軍的《七七報》和重慶的《新華日報》都曾來函鼓勵和幫助。

1944年6月,日軍進逼南陽,《前鋒報》遷移到南陽西部內鄉縣境內的宛西鄉村師范出版,并改《前鋒副鐫》為《燧火》,其意是當時的豫西南是一片黑暗,唯有《前鋒報》還在那里發出一點微弱的火光。《前鋒報》多次載文說明抗戰必勝,日寇必敗,給人們以很大鼓舞。

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無條件投降,抗戰取得了最后勝利。《前鋒報》報社人員立即趕回南陽操辦復刊事宜。8月28日,毛澤東、周恩來一行赴重慶同國民黨當局進行和平談判,這一行動轟動了全國。《前鋒報》以《一行足使萬人歡》為引題發了頭版頭條消息。國共和談期間,《前鋒報》提出和平民主、團結建國的主張,并發表了《國脈如縷,不堪再事內戰》的社評,明確表示:反對內戰,爭取和平;反對獨裁,爭取民主;贊成成立聯合政府。1946年6月,國民黨軍隊向解放區大舉進攻,內戰爆發。《前鋒報》與中共的主張相呼應,斥責國民黨反動派發動內戰的罪行,從新聞戰線上投入了反內戰的斗爭行列。胡宗南部隊進入延安,國統區各報大肆鼓噪,而《前鋒報》則發表社評,指出作戰雙方的勝負,不取決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卻取決于有生力量的消長。如此呼聲,在當時的國統區報刊里實屬難能可貴。

1947年下半年,陳賡、謝富治兵團橫掃豫西,國民黨的南陽當局十分恐慌,加緊迫害進步力量,派暗探在報社所在地周圍晝夜監視。鑒于此,1947年11月12日深夜,李靜之租來一輛卡車,裝上部分印刷廠關鍵設備,借故悄悄地離開了南陽,11月17日,南陽《前鋒報》停刊。

1948年初,李靜之經武漢轉往開封。此后中共晉冀魯豫城工部派方敬之去開封作策動華中“剿總”副總司令兼第五綏靖區司令官、河南省主席張軫的起義工作。李靜之繼《前鋒報》的遺風,身荷歷史重任,于1948年6月帶著河南省參議會議長劉積學寫給張軫的親筆信,協同中共代表方敬之去信陽同張軫進行了深入的交談,促成了日后張軫率部戰場起義的歷史壯舉。

新中國成立后,李靜之在開封工作,曾擔任河南省教育廳秘書,省會遷鄭后一直在民革河南省委會工作,任省委會委員兼宣傳處長,在編寫《河南民革》、宣傳黨的統一戰線政策、教育民革黨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80年代以后,他任民革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民革河南省委會副主委、河南省政協副秘書長、河南省文史資料研究會副主任等職,對河南省民革事業和統戰工作做出了重大貢獻。

1989年,李靜之因病去世,他“仗義執言,為民前鋒”的可貴品質和創辦《前鋒報》的歷史貢獻永遠值得后人懷念。(田濟銓)


編輯:朱建華

關鍵詞:前鋒報 李靜 南陽 河南省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天天影视色香欲一区二区 | 热久久美女精品天天吊色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字幕 | 中文字幕欧洲与亚洲无吗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的视频 | 日本乱理伦片在线观看胸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