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資訊
“技術派”岳秉飛委員:讓提案易操作好落地
代表委員履職記
針對步入“深水區”的醫改問題,全國政協委員岳秉飛2012年提出“運用物聯網技術,推進醫療數字化建設,緩解‘看病難’問題”;2019年,當醫療機器人走到醫療一線和公眾的焦點中,他提出“關于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破解基層執業藥師缺乏問題”;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岳秉飛呼吁“建立國家人類疾病動物模型創新中心”“高等級動物生物安全實驗室建設”提案……
擔任全國政協委員十幾載,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研究員岳秉飛博士,先后提出40多件提案,涉及關于藥品質量安全、合理用藥、藥師立法、公共場所控煙、大健康產業發展、實驗動物法制管理等方面,其中一多半開出的“藥方”都富有濃重的技術特色。與那些眾多著眼于制度層面的建議相比,每年岳秉飛的諫言總是令人耳目一新,不僅十分接地氣,還具有很強的實操性,容易落地。
“2008年,我當選全國政協委員。作為一名來自醫藥衛生界的委員,能夠通過人民政協參政議政,我深感使命艱巨,任務光榮。政協委員不能徒有虛名,認真履行參政議政的職責,積極為政府工作建言獻策,是政協委員的本分。”2月27日,岳秉飛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為了提高科學素養,岳秉飛經常參加一些以前沿科技、創新技術為主題的會議,如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5G等領域;此外,他還擔任民革北京市東城區委員會調研專委會主任,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針對行業發展和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每年都下沉基層深入調研。
通過調研和學習,岳秉飛呈交的提案,質量非常高,基本都得到了政府相關部門的迅速回應。其中,岳秉飛比較滿意的是,2020年呈交的《建立國家人類疾病動物模型創新中心》提案。在新冠肺炎疫情科技攻關中,動物模型是闡明傳播途徑、促進疫苗與藥物從實驗室向臨床轉化的關鍵技術,他建議對我國人類疾病動物模型創新進行頂層設計,建立國家人類疾病動物模型技術創新中心。隨之,相關部門響應,將建立國家動物模型技術創新中心提上日程,特別是以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為牽頭單位,對疫苗研發評價起到高效推動作用。
一貫“技術派”的岳秉飛委員,2022年帶來哪些新提案呢?
“今年我準備了兩個提案,一個是《進一步加強在科研活動中的實驗動物管理》。去年不同單位的中國學者竟然在11篇論文中使用同樣的實驗樣品、標尺,甚至同一塊桌布,多家醫院涉及‘共享’操作,由此被撤稿9篇論文。這里涉及實驗動物的使用不科學不合理,沒有很好地去論證,即有關動物實驗的福利倫理審查沒有做到位,針對這些方面,要加強法制化管理;各單位福審委員會要真正負起責任,把福利倫理審查做起來,在動物實驗前、中和后,做到審查、監督和管理三個環節缺一不可,最后形成報告;加強誠信建設,特別是對青年科學家。”岳秉飛表示。
岳秉飛介紹,另一個是《關于中藥材數字化建設》,即把中藥材標準化、數字化、規范化。中藥標本所涵蓋的信息與人民群眾的用藥安全和有效息息相關,與中藥全產業鏈的發展密切聯系。中藥標本的數字化不僅僅是標本照片和基本信息的采集,而應該是通過數字化的技術手段,從形態、組織、大分子化合物和小分子DNA序列等多維度挖掘實物標本與中藥基原、生產、質量和應用等全鏈條相關的信息,通過可視化、智能化和網絡化的技術手段實現數字資源的展示、共享與交流。
編輯:魯雅靜
關鍵詞:岳秉 秉飛 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