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下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全國政協主席汪洋代表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向大會報告工作。報告全面回顧總結了全國政協2021年主要履職情況,“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堅持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堅持一致性和多樣性統一,有效運用制度優勢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把更多人團結在中國共產黨周圍,把更多力量匯聚到共襄復興偉業的歷史進程之中”;“以協商聚共識、以共識固團結”……報告站位高,文字精煉、文風扎實、重點清晰、方向明確,在討論中贏得了廣大政協委員的高度贊譽和廣泛共鳴。
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礎廣泛凝聚共識
劉曉凱委員:報告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時代性、指導性、實踐性。今年我們要緊緊圍繞黨的二十大召開凝心聚力,持續深化專門協商機構建設,加強中華兒女大團結,使政協更好地成為堅持和加強黨對各項工作領導的重要陣地、用黨的創新理論團結教育引導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臺、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礎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識的重要渠道,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洪捷序委員:報告字字句句詮釋實干擔當,真真切切記錄履職成效,是一個把牢政治方向、勇擔職責使命的好報告。報告對人民政協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搭建大團結平臺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為政協委員,要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和政治執行力,切實增強擁護“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在履職中聚共識、守圓心、促團結,勇擔歷史責任。
冀國強委員:我們要把凝心聚力迎接二十大、深入學習宣傳貫徹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開展“迎盛會、鑄忠誠、強擔當、創業績”主題系列教育活動,團結引領廣大統一戰線成員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礎,加強中華兒女大團結。發揮統一戰線法寶作用,圍繞高質量發展,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以實際行動迎接中共二十大勝利召開。
穆可發委員: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匯聚海內外中華兒女大團結的磅礴力量。人民政協是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是大團結大聯合的象征,作為一名民族宗教界的委員,將擔當職責使命,在增進民族團結、凝聚社會共識上,不斷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
郭媛媛委員:常委會工作報告體現了沉甸甸的收獲、密匝匝的創新。報告對團結反復強調,因團結而生,依團結而存,靠團結而興。作為政協委員,應該在促進大團結方面多付出努力。在“同”上做更多探索,畫出最大同心圓;構建“融”的大團結環境,在文化上讓每一個人融入其中;以“和”的氛圍更好地激發每一個個體的力量。
徐自強委員:報告篇幅短而內容豐富,簡約而不簡單。團結是報告中的主題詞,要求人人重團結、人人求團結、人人促團結,把更多的人團結在中國共產黨周圍。中國共產黨是中華兒女大團結的圓心,通過大團結各界力量,匯聚中國人民和海內外中華兒女智慧,畫出最大的同心圓。我作為一名來自基層的委員、一名臨床醫生,將圍繞促進鄉村醫療衛生健康發展積極履職、建言獻策。
鞏富文委員:要完善凝聚共識的方式,不斷用黨的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確方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座談會、“書香政協”建設和委員讀書等活動,把凝聚共識融入履職活動中。要拓寬凝聚共識的載體,深化政協委員工作室建設,豐富委員活動的內容與形式,積極打造委員會客廳、委員接待日等載體,以“服務群眾、凝聚人心”為主題,推動凝聚共識工作更加深入、更有活力、更富成效。
崔世昌委員:2021年,人民政協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堅持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在政協制度建設、理論創新和實踐工作等方面都有新建樹、新作為。作為澳區全國政協委員,要持續發揮“雙重積極作用”,緊扣國家發展大局,進一步凝心聚力,匯聚海內外中華兒女的智慧力量,形成最廣泛、最緊密的大團結,共同助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霍啟剛委員: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的情況下,人民政協作為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是大團結大聯合的象征。政協委員必須了解不同國家、不同階層的海外中華兒女的需要,向國家積極建言,讓海外游子時刻心系國家,對外講好中國故事,促進國與國之間的交往;對內提供智慧和力量,促進國家富強。協助國家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以高質量建言服務高質量發展
賈德昌委員:常委會工作報告簡明扼要、提綱挈領、立意高遠、鼓舞斗志。我將圍繞“以高質量建言服務高質量發展”主題,在本職教學科研工作和建言資政方面雙向發力,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身科技攻關,突破“卡脖子”問題;努力開發綠色材料與技術,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助力實現“雙碳”目標;積極反映科技工作者的呼聲與建議,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綿薄之力,以實際行動迎接中共二十大勝利召開。
張義光委員:常委會工作報告字字句句詮釋實干擔當,真真切切記錄履職成效,對去年工作的總結實事求是,對今年工作的部署科學具體,重點突出、提氣務實。作為一名政協委員,我要深入學習領會報告精神,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聚焦民生熱點和經濟社會發展難點問題建言獻策,在為國履職、為民盡責中踐行初心使命。
馬宗保委員:我特別關注到全國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中的一組數據,去年,全國政協克服疫情影響,舉辦重要協商活動25次,開展視察考察調研82項,立案提案5039件,有效服務決策施策。報告鼓舞人心,數字催人奮進。我們要如報告中要求的那樣,以高質量建言服務高質量發展。今年,我提交提案建議加大對“互聯網+教育”示范區建設支持力度,幫助寧夏補齊教育短板,在促進教育均衡發展中貢獻力量。
顏明委員:過去一年,人民政協以實干擔當做出了非凡成績,精準建言獻策,廣泛凝聚共識,充分展現了人民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的作用,展現了委員之為和政協之能。2022年,本屆政協履職也進入了最后一年,我將繼續堅持“在崗一分鐘,堅持六十秒”的工作態度認真履職,主要圍繞疫情后中國經濟恢復開展調研,聚焦中小企業發展建言獻策,同時圍繞鄉村振興進行思考,爭取提出具有科學性、針對性的意見建議。
臧獻甫委員:報告政治站位高、文風樸實,指導性強。2021年,全國政協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堅持政協性質定位,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也是本屆全國政協收官之年,作為政協委員,要自覺增強政治責任感,進一步提高“政治三力”,擔當好委員責任,敬終如始,認真履職盡責,有質有效為國家發展建言資政、凝心聚力,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成績迎接中共二十大勝利召開。
李梅委員:作為文化藝術界委員,在議政建言方面,我始終將如何促進戲曲繁榮發展作為自己建言獻策的方向。我深知作為政協委員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新的一年,將繼續珍惜榮譽,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牢記文藝為民使命,埋頭苦干、認真履職,為新時代中國戲曲的高質量發展貢獻應有之力。
豐富內涵更好發揮專門協商機構效能
江澤林委員:人民政協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為協商民主提供了專業化的嶄新平臺。專門協商機構的性質定位蘊含著共識型民主政治理念。我們要更好發揮人民政協的協商優勢,積極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以協商聚共識、以共識固團結,通過同心同向的真誠協商,推動團結、民主與科學相結合,實現社會的活力與和諧相統一,形成真正的、廣泛的、緊密的大團結,匯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
盛茂林委員:全國政協認真履職盡責,堅持黨的領導強定力、堅持服務大局添助力、堅持團結聯誼聚合力、堅持開拓創新增活力、堅持強基固本提實力,充分發揮了人民政協在國家治理體系中的重要作用。我們要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加強中華兒女大團結廣泛凝心聚力、服務高質量發展精準建言資政、加強專門協商機構建設不斷提質增效上持續用功,以優異成績迎接中共二十大勝利召開。
龐達委員:我對報告中關于“立足實際探索就近就地聯系群眾的方法,運用現代信息手段創新高效服務群眾的方式,推動廣大政協委員更好成為黨的政策宣傳員、思想政治引領者、界別群眾貼心人”的重要要求深有體會。黑龍江在全省設立了722個政協委員社區(鄉鎮)聯絡站,為政協委員接觸基層實際、聯系基層群眾、反映基層呼聲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庫和根據地,把協商延伸到群眾身邊,在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的緊密銜接中,共促基層治理。
李碧影委員:報告客觀地總結了全國政協過去一年的工作亮點,在突出政協特色、豐富政協協商內涵、創新協商方式載體、發揮政協委員作用等方面都看到了委員們的積極作為,向委員們傳遞了一種奮進、昂揚的正能量。報告更注重凝聚共識,突出在聚焦社會熱點、難點和關切的問題上議政建言,有效服務決策施策,廣泛凝聚共識,以協商聚共識,以共識聚團結,彰顯了人民政協在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中所發揮的獨特作用。
羅永章委員:報告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突出協商式監督特色,把協商貫穿于確定監督議題、調研了解情況、形成監督意見等全過程……起到了以協商促改進、以監督助落實的作用。”這對于進一步加強政協民主監督職能具有重要意義。報告提出的“推進具有政協特色的應用型智庫建設”、召開人民政協與全過程人民民主“理論研討會”既是對政協新的定位,也是重大制度創新,讓所有委員充滿期待。
徐睿霞委員: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經歷前所未有的歷史時期,團結是政協的使命和擔當。作為一名政協委員,我們要堅持做好三點:一要堅持黨的領導,固守圓心;二要堅持做黨的政策宣傳員、思想政治引領者、界別群眾貼心人,善于運用民主的方法、討論的方法、批評的方法、說服教育的方法,真誠地協商,以協商促進凝聚共識;三要堅持做團結的實踐者、擔當者,要成為重團結、求團結、促團結的重要力量。
李彥宏委員:報告指出,全國政協創設的專家協商會組織跨界別、跨學科、跨領域的專家委員和有關學者,圍繞科技創新與科學普及等戰略性前瞻性議題召開30多次會議,一些重要成果得到肯定和采用。我對此印象深刻。今后我將切實履行新時代賦予人民政協委員的職責使命,充分發揮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作用,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和人才培養,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力爭在技術專利數量、賦能千行百業等方面取得全面突破。
強化政協自身建設 提高履職成效
李微微委員:報告彰顯了以“政協之能”服務“中國之治”的使命擔當。今年是本屆政協收官之年,建議系統總結梳理5年來的新探索、新成果,把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總結、提煉、固化為制度機制,推動政協制度更加成熟。我們將認真貫徹全會精神,堅持發揚民主和增進團結相互貫通、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抓黨建、強主體、搭平臺、求實效,在履職實踐中崇尚團結、促進團結、鞏固團結、深化團結,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凝聚團結奮斗之力。
崔玉英委員:報告充分體現捍衛“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的高度政治自覺,充分體現胸懷“國之大者”、服務中心大局的強烈責任擔當,充分體現緊跟時代步伐、勇于守正創新的開拓進取精神,充分體現堅持統一戰線、更好凝心聚力的歷史主動精神。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抓好貫徹落實。特別要發揮福建的獨特區位優勢,自覺扛起加強中華兒女大團結這一歷史責任,做精做深臺港澳僑聚識引領工作,以履職實效迎接中共二十大勝利召開。
王明凡委員:報告高屋建瓴、主題鮮明、思想深刻,既體現求真務實精神,也反映民情、民意、民心。去年,人民政協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同時,2021年的提案工作辦復率接近100%,充分體現提案的提出、審查、辦理、督辦等各個環節的細化和落實工作愈來愈扎實,提案工作也變得更加規范有序、富有成效。
吳以環委員:新時代賦予人民政協新的使命,要充分發揮好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的作用,堅持在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切實做到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努力將人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盼推動轉化為利國利民的政策舉措。我將立足崗位、履職盡責,著力提高履職水平,重點圍繞“粵港澳大灣區醫療融合”“在區域協調發展中推動共同富裕”等方面議政建言。
國桂榮委員:2021年政協工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政協的性質定位,強化思想引領,以“十四五”良好開局為重點履職盡責,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報告讓人感受到了政協發揮凝心聚力,凝聚共識的獨特作用。進一步提升了作為政協委員的使命感和緊迫感。建議在疫情仍未結束的背景下,組織好調研活動,更多吸納本屆內未參加調研的委員參與各項調研工作。
梁映華委員:常委會工作報告令人振奮,我完全贊同。圍繞今年全國政協工作建議:一、針對邊疆民族地區教育發展問題開展專題調研,圍繞改善學前教育硬件、提高職業教育辦學水平、壯大公辦幼兒園師資力量等難點問題匯集眾智,助力邊疆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二、針對地方政協深入推進“書香政協”建設開展專題培訓,組織各地進行經驗交流分享,加強縱向橫向交流,增強成功經驗做法的溢出效應,更好助力“書香社會”建設。
楊正國委員:去年一年,聚焦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全國政協做了許多富有成效的工作,如制作播出委員講堂、開展黨史主題的讀書活動等,我也積極參與其中,更加堅定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信心。對百年奮斗歷史最好的致敬,是書寫新的奮斗歷史。作為全國政協委員,要在新起點上多做聚共識、鼓干勁的工作,書寫履職盡責新答卷。
(本報報道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