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要聞

“無人知你姓名,而我從未忘記”——北部戰區空軍某部官兵接力為69名無名烈士守墓50余載

2022年04月01日 20:15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新華社沈陽4月1日電 題:“無人知你姓名,而我從未忘記”——北部戰區空軍某部官兵接力為69名無名烈士守墓50余載

梅世雄、張東盼、劉若男

清明時節。

遼寧省大連市金普新區烈士陵園內,戰士李東鄭重地將自己的姓名牌貼在烈士墓碑的左下角,然后起身,莊嚴肅穆地敬了一個軍禮。

此刻起,李東正式接替班長周建,成為無名烈士的“后代”。

李東是北部戰區空軍某器材倉庫警衛勤務連的一名新兵,他剛下連就聽班長講述“倉庫官兵為無名烈士守墓”的故事……

英烈長眠于此 無人知其姓名

1946年春,中國人民解放軍原遼南獨立二師與盤踞在大連普蘭店狗門子一帶的國民黨軍隊展開激戰。

戰斗異常慘烈。我軍負傷的官兵中有69位因傷勢過重,在后方醫院搶救無效犧牲。他們的遺體被掩埋在附近的連豐村周圍。戰斗結束后,部隊來不及記錄烈士的詳細情況,便匆忙南下。

英烈長眠于此,無人知其姓名。時間久了,墓地周圍雜草叢生,破敗不堪。上世紀70年代,在駐地政府的推動下,駐守在這里的倉庫官兵把這些無名烈士的墓遷到營區附近。

自此,英魂的安息之地與倉庫僅一墻之隔。之后,倉庫官兵開始自發為這69位無名烈士守墓。

爭當烈士后代 賡續紅色血脈

松濤陣陣,墓地寂寂。69座墓碑上沒有姓名、年齡、籍貫、入伍和犧牲時間,前去祭掃的官兵時常在想:烈士長什么樣?家在何處?犧牲的時候是多大年紀?

2013年清明節過后,官兵決定為無名烈士尋找親人。在隨后的3年時間里,他們多次走訪當地的檔案館收集材料,通過村里的老人打探線索,先后赴烈士生前所在部隊核實身份,還在報紙、網絡上為無名烈士發“尋親啟事”。

官兵們先后行程1萬多公里,走訪10多個省市。遺憾的是,由于年代久遠,即便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他們還是沒有找到無名烈士的親人。

尋親未果,一個念頭逐漸萌生,那就是“我來當烈士的后代”!隨即,倉庫開展“認領無名烈士、爭當烈士后代”活動。

“我經常來這里祭掃,送上一束花,陪烈士們說說話,講講部隊的事兒。”作為首批“認領人”,倉庫主任王占春認領無名烈士已經6年多了。每年,新兵入營、老兵退伍、戰士入黨宣誓,他都會在無名烈士墓前為戰友們講述這段歷史,引導官兵賡續紅色血脈、認真履職盡責。

2017年,駐地政府決定將這69座無名烈士墓遷移安葬到駐地金普新區烈士陵園,這是對先烈的告慰。

接力守護先烈 精神代代傳承

如今,在金普新區烈士陵園中央,“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大字熠熠生輝,昭示著人們對先烈的敬仰;陵園內,69位烈士的墓碑整齊排列,碑面上鐫刻著共同的名字——“無名烈士”。

這些墓碑的左下角都貼著一塊名牌,上面記錄著認領官兵的名字,以及認領時間,“2013.10張寶”“2015.12魏遠”……時光荏苒,老兵離開,新兵接替,名牌上的名字換了又換,可不變的是對烈士精神的傳承。

“先烈們浴血奮戰換來今日和平,我要守護好他們。”接過老兵的“交接棒”,李東感到十分自豪。

“認領官兵早已把無名烈士視為自己的親人,感受著這份跨越時間和空間的血脈相承。”倉庫政治委員高玉強表示,要將祭奠活動融入倉庫特色文化中,融入戰斗精神培育中,引導官兵不忘歷史、賡續血脈、不改本色。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現在,修葺一新的無名烈士墓成了當地紅色教育基地。每逢重大節日,都會有部隊官兵、駐地機關單位工作人員等來到這里祭奠追思,緬懷先烈。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烈士 無名 官兵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日本韩国欧美特黄 | 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久久 | 久久精品欧美日韩久久 | 日本久久久久性潮级片 | 日韩精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在线一级视频欧美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