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教育·資訊 教育·聲音 教育·實踐 教育·思想 教育·人物 成長·導(dǎo)航

首頁>教育>成長·導(dǎo)航

青桔

2022年04月12日 14:44  |  作者:熊興保  |  來源:人民政協(xié)網(wǎng)
分享到: 

文/熊興保

1977年國家恢復(fù)高考,讀書漸次形成風潮。我在1978年秋季考入安鄉(xiāng)三中讀高中,那年13歲。當我離開安鄉(xiāng)三中北上讀研時已是1992年秋天。

安鄉(xiāng)三中位于理興垱鎮(zhèn),那時候都是平房,泥沙地面,進入校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三棟教室,縱向并列,青磚紅瓦,周邊擁躉著繁茂蔥郁的樹木。教室靠里面是一個門頭很高的大食堂,圍繞大食堂是一溜的老師宿舍和辦公用房,同樣是清一色的青磚紅瓦,綠樹掩映。在教室與大食堂之間有一個空曠地帶,是學校操場。操場光禿禿的,有兩個籃球架,四根平時不拉網(wǎng)子的排球網(wǎng)桿。一到春天,在操場的某幾個邊邊角角,會不經(jīng)意地長出一叢叢綠草,綠草叢中偶爾還會開發(fā)出一朵兩朵小小的黃花。

高中一年級的時候,我的教室位于北邊那一棟靠近校門的第一間。班主任張獻法老師很灑脫,平時笑呵呵地,教我們數(shù)學。他的宿舍就在我們班教室邊上。張老師是個半邊戶,家住在學校旁邊不遠處。周末他都會回家?guī)推拮釉蕴锓N地,遇到農(nóng)忙時節(jié),上完課就回家去幫忙了。我家里條件差,交不上住宿費,暖心的張老師就讓我在他宿舍里開了個地鋪。張老師的宿舍也只有半間房,非常狹窄,早晨起床我只能把鋪蓋卷起來放在一邊,不然房間里就走不開人。學校食堂里的菜五分錢一份,我是買不起的,在食堂里端了飯就回張老師的宿舍,吃著從家里帶來的壇子菜。有時候張老師也在宿舍吃飯,實在看不過眼的時候就在自己飯碗里撥拉一點新鮮蔬菜給我。尤記得教化學課的丁玉根老師,有點發(fā)福的身型,圓圓的臉上架著一副金絲眼鏡,當同學們聽不懂他的課時常常會說:“我嘴里講出血來你們還當是莧菜汁!”

有天早晨,突然有一個同學來教室喊我,說校門口有人找我。我急忙跑到校門口發(fā)現(xiàn)是我母親,母親天不亮挑著家里種的蔬菜來鎮(zhèn)上賣,收工后她特地來看我,伸手給了我一顆又辣又甜又香的姜糖。說了幾句話母親就走了,她急忙回家還要下田干農(nóng)活。我手里攥著那顆有點發(fā)黏的鵝黃色姜糖,眼里泛著淚花,目送著母親挑著一副空箢箕遠遠離去。

當時學習任務(wù)不重,學校還有一個很大的農(nóng)場,我們學生每個星期都要步行五里路,到農(nóng)場里參加生產(chǎn)勞動。

我物理化學成績不好,高二年級被學校分到了文科班。教室換到了靠南邊的一排,離學校廁所很近。廁所邊上有一道蜿蜒曲折的水溝,水溝靠學校這邊,綠草如茵,樹木蔥蘢,四季鳥語花香。那時學校都是大型的旱廁,平時不會沖水。進入夏季,南風吹來,教室里就會彌漫著難聞的氣味。高二年級是吳賢本老師當班主任,教我們語文課。吳老師知識淵博,不茍言笑,對學生和藹可親又要求特別嚴格。他雖然個頭不高,瘦瘦的,說話輕言細語,但我們同學都很敬畏他。他嫌自己粉筆字寫得不好,上完課他總是自己擦掉黑板上的板書再離開。飽經(jīng)滄桑的宋老師很樂觀,上課時故事特別多,非常引人入勝。

高二時我依舊沒有住進學生宿舍,父親領(lǐng)著我住到了離學校不遠處一個遠房親戚家里。每天早上出門,我用個小碗裝一點母親精心準備的壇子菜帶到學校,小心翼翼地放在課桌里。有一次正在上課,課桌里的小碗不知怎么突然翻滾了下來,碗里的幾片冬瓜榨掉在了我的腳邊。這下我是真心犯難了,這可是我唯一的中午菜啊!不撿起來吧,中午沒菜吃,只能吃光白飯。撿起來吧,菜沾了泥土,又生怕同學們看到這極其不體面的場景。忐忑不安的我,一堂課都沒有聽進去。

有一天,在鎮(zhèn)上公路養(yǎng)護班工作的叔叔來到學校看望我,給了我兩元錢。我一輩子都記得那藍色版本面值貳元的鈔票,這對我簡直就是一筆巨額財富。我用這錢買了一堆菜票,還興高采烈地跑到鎮(zhèn)上商店給自己買了一雙鞋子,這是我穿的第一雙商品鞋。

高二就是畢業(yè)班,學習很緊張。學校的農(nóng)場已經(jīng)取消了,同學們天天都是刻苦地搞學習。記得有個同學一次考試成績不佳,非常的沮喪,吃中飯的時候,他憤然地把值日生發(fā)到他手上的一缽子米飯狠命地摔在地上。看著腳邊破碎的缽子和冒著騰騰熱氣的米飯,他當著同學們的面流下了兩行傷心的淚水。同學們也都是面面相覷,默默不語。

當年高考前兩個月的時候舉行預(yù)考,選取百分之三十的同學參加正式高考。我沒有通過預(yù)考,5月份的預(yù)考之后我就高中畢業(yè),回家務(wù)農(nóng)了。

秋天里我正在地里摘棉花,棉花稈比我個頭要高出很多,突然收到安鄉(xiāng)三中的通知書,要我去復(fù)讀。我的哥哥姐姐們都沒有上過高中,父母親看到我難得讀了個高中,個頭又矮小,雖然家里條件不好,還是咬緊牙關(guān)籌措了兩塊五毛錢學費,讓我參加了復(fù)讀。記得復(fù)讀的時候就有了成套的學輔材料,類似于現(xiàn)在的《5年高考3年模擬》。一次老師要我們都購買學輔材料,全套一塊五毛錢。周末回家我向父母親說了這個事情,父母黯然神傷地說,“家里哪有錢啊!”上學的路上,我背著書包,提著菜壇子,一邊走一邊情不自禁地抹著眼淚。快要走出村口的時候,突然聽到身后有人喊我的名字,我一轉(zhuǎn)身,看見身型瘦小的母親正氣喘吁吁地向我跑過來。我走近一看,母親黑褐色的手里,緊緊地攥著一塊五毛錢。接過母親手里的錢,我情難自抑,淚流滿面。原來我抹著眼淚經(jīng)過我嬸嬸家門前時被她看到了,她就到我家去問我母親,探明原委之后嬸嬸立即慷慨解囊,借給了我家這筆巨額的開銷。放到現(xiàn)在,這就是一次感人肺腑的“天使”投資。

復(fù)讀的時候,我的教室換到了中間這一排,和文科應(yīng)屆班比鄰而居。班主任是任澤久老師,也是教語文課的。任老師聲門嗓大,說話很有氣勢,他講課的聲音隔壁班都能聽到。不太修邊幅的任老師總是褲腳卷一個不卷一個的,同學們笑話他像個生產(chǎn)隊長。任老師把班上管得很嚴,逼得很緊,每次考試之后同學們都要搬著自己的書走出教室,然后按照成績排名依次進入教室,選擇自己喜歡的位置和同桌。

家里這么困難還是一如既往地供我讀書,我就愈加刻苦努力了。老師們也特別用心,同學們都非常發(fā)奮,班上學習氛圍很好。仿佛是開了天眼,我數(shù)學成績突飛猛進。一有數(shù)學測試,很酷很帥氣的蹇宗煦老師總是按照從高到低的順序在講臺上大聲宣讀考分,學生上臺領(lǐng)取試卷。蹇老師基本上都是第一個念到我的名字。家里特別貧困的孩子,心靈上往往都會蒙著一層厚重的自卑陰影,自卑的人又特別渴求獲取自尊贏得臉面的機會。那個時候我就最期盼著數(shù)學考試了,無比享受老師第一個念到我名字時候的那份榮光。這一年我順利通過了預(yù)考,高考是集中在縣城一中舉行,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坐上了公共汽車,第一次進了車水馬龍繁華似錦的縣城。

我考取了常德師專,現(xiàn)在更名為湖南文理學院。大學錄取通知書下發(fā)后,我父親一直把它揣在兜里,在村上逢人就拿出來給人家看看。大學畢業(yè)后,我被分配到安鄉(xiāng)三中任教。三年過去了,安鄉(xiāng)三中在校內(nèi)修了水泥路,操場的北端建起了一棟三層高的教學樓。學生都集中在氣宇軒昂的樓房里上課,原來三棟平房教室都改為學生和老師的宿舍。我是學中文的,由于當時學校里還沒有政教系畢業(yè)生,就安排我教政治課。語文是主課,政治是輔課,一個班一周才兩節(jié)。我心里是有怨言的,感覺沒有受到應(yīng)有的重用。但是,教書的時光是非常充實也非常快樂的。大學畢業(yè)第一年我就教了高二年級,第二年教高三,第三年到復(fù)讀班任教了。當時安鄉(xiāng)三中的文科復(fù)讀班集納了全安鄉(xiāng)縣高考落選的文科尖子生,班上有150多名學生,只能擠在大食堂里上課。

老師隊伍里,剛剛畢業(yè)的大學生特別多,下午下課與晚自習之前的那段時光是流光溢彩的。青年教師們一起打羽毛球,踢足球,舉行各種方式的籃球和排球比賽,組織學生搞演講比賽,搞文藝匯演,大家開心得不得了,為瑯瑯書聲的校園增添了無限的青春活力與蓬勃朝氣。期間我考入湖南師范大學繼續(xù)教育學院脫產(chǎn)進修了兩年,1992年秋天考取鄭州大學研究生,我就離開了安鄉(xiāng)三中,只是每次回老家的時候都要從此路過。考研究生的時候,一般考生都怕政治科目,而我因為一直在教政治課就輕而易舉地考了高分。真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2013年5月,我83歲高齡的母親病危。當時我正在韶山牽頭建設(shè)大型實景演出《中國出了個毛澤東》項目。這臺大戲必須在12月26日毛主席誕辰120周年時推出來,時間特別緊,任務(wù)特別重,建設(shè)過程中矛盾與問題層層疊疊,層出不窮。5月28日,家里催我回老家,說母親彌留之際想見我最后一眼。我急急忙忙從韶山工地趕往安鄉(xiāng)老家,路上家里人一直發(fā)信息催我快點,說母親狀況越來越差,母親總是念叨著我的名字。我一路上心急如焚,悲痛萬分,當車經(jīng)過安鄉(xiāng)三中旁邊路段的時候,家人無比悲傷地告訴我,母親已經(jīng)永遠地閉上了眼睛。母親敦厚善良,一輩子含辛茹苦,為兒女操勞一生。聽到噩耗,頃刻之間我淚眼婆娑,肝腸寸斷。

安鄉(xiāng)三中邊上是一條長長的修繕整齊的大型水渠,水渠旁邊人家房前屋后種植著一排排的柑桔。我滿含淚水的雙眼透過車窗,看見桔樹枝頭正掛滿了溜青的桔子。青桔,飽含生命的張力,蘊蓄成長的能量,在初夏燦爛的陽光里泛著晶瑩的光澤,正寫意著青春一樣的盎然生意。

(作者熊興保,曾任韶山市副市長,湘潭市旅游局長,湘潭市廣播電視局長)

編輯:位林惠

關(guān)鍵詞:老師 母親 學校 教室


人民政協(xié)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guān)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120秒观看视频日本大片 | 中文少妇按摩久久高潮 | 日韩精品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一区二区 | 日本中文字幕第一页 |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