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多黨合作>民建
既不能放松抗疫,也不能放棄患者——上海民建會員的醫者仁心
人民政協網上海4月15日電(記者 顧意亮 通訊員 徐澤春)“曙光醫院心內科嗎?我們是腫瘤醫院,有一位病患的陪護家屬突發急性廣泛前壁心梗,可以到你們那里做急診介入嗎?”電話這頭的心內科值班醫師、民建會員沈智杰下意識看了下時間——此刻是4月3日的凌晨3點,“沒問題!但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120調度中心運力緊張,恐怕一時派不出救護車。”
“帶好除顫儀、搶救藥物推泵,安排跟車護士。”時間就是生命,心內科備班醫師、民建會員戎靖楓當機立斷:“開我車,去腫瘤醫院接人”。
此刻,與戎靖楓、沈智杰的想法不謀而合,腫瘤醫院ICU的醫生也啟動了自駕車送病人去曙光醫院的流程。他們一邊安撫患者、一邊調整用藥,盡一切可能為患者爭取一線生機。
當病人被送到曙光醫院急診室門口時,全身濕冷、面色蒼白、反應遲鈍。好在戎靖楓和沈智杰已經布置妥當,開通了應急通道,在急診門口為患者進行新冠抗原和快速核酸PCR檢測后,繞行搶救室送入準備就緒的導管室立刻手術,為患者置入主動脈球囊反搏(IABP),并快速植入前降支支架。
入院30分鐘后,病人前降支血流恢復到正常的Ⅲ級水平,癥狀也有所緩解。直到手術結束,病人的入院手續才由工務人員協助辦理完成。
病人陳先生,此前陪妻子來到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求治,但由于疫情留在上海不能回家。53歲的陳先生獨自一人照顧罹患惡性腫瘤的妻子一月余,過度勞累和焦慮之下突發劇烈胸痛,出冷汗。腫瘤醫院的醫生為他檢查心電圖,發現是急性廣泛前壁心肌梗死,是急性心梗中危險性較大的一種,應當馬上做急診介入手術,開通閉塞血管。
可是腫瘤醫院不具備心血管介入手術的條件和設備,只能一邊進行抗血小板、溶栓、鎮靜鎮痛等藥物處理,一邊向曙光醫院求助。申城疫情如此嚴峻之時,院前急救、私車轉院、介入治療,這當中任一環節都不容有失。了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后,記者感嘆,陳先生是幸運的。
“其實,在急診室里,驚心動魄的搶救每天都在發生。”終于可以歇息一下的戎靖楓和沈智杰表示:既然留守院內,便要堅守崗位,有擔當敢作為,既不讓疫情有機可乘,又不放棄每一個患者。
醫院外是嚴峻的疫情防控戰場,醫院內是急迫的挽救生命戰場。就在兩天前,來自浦東新區中風險地區的桂女士到達急診時,心電圖檢查提示患者廣泛前壁心肌缺血,肌鈣蛋白1.57,是正常值的50余倍,診斷為非ST抬高心肌梗死。戎靖楓當即聯系醫務處領導,啟動應急綠色通道,暫不論核酸檢查結果,做好防護,為桂女士進行了急診介入手術,植入支架,讓命懸一線的桂女士轉危為安。
還有一位94歲高齡的王老先生深夜急診,心電圖見廣泛ST段壓低,陣發性心房顫動?!拔覀兣袛嘣摶颊吆芸赡苁羌毙宰笾鞲刹∽?,是急性心梗中最危重的情況,當即決定啟動緊急通道,馬上開展手術,植入支架,搶回了急性心梗重癥病人的黃金時間。” 戎靖楓如是說。
疫情盡管肆虐,并非不可戰勝;生命何其寶貴,救治務必及時。優化救治流程,從最高級的三級防護到普通的一級防護,高效用好每一份醫療資源。醫生的使命、民建會員的擔當,在戎靖楓和沈智杰兩位醫師的身上得到鮮明的體現。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患者 民建 上海 戎靖 靖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