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春耕農資價格漲 藏糧于技成本降——來自產糧大縣汶上的田野觀察
新華社濟南4月22日電 題:春耕農資價格漲 藏糧于技成本降——來自產糧大縣汶上的田野觀察
新華社記者 王陽
谷雨時節,走進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種糧大戶”張道立的糧田,春光明媚,麥苗翠綠,農民們正抓住“雨生百谷”適播期緊張勞作。
今年以來,種子、農藥、肥料等農資價格均出現不同幅度上漲。汶上縣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管理科科長齊向陽介紹,與往年相比,農資整體價格來到高點,農藥價格最高漲幅一至兩番。
“較去年,今年小麥追肥總體價格每噸平均漲了400元至500元。進入3月份以后,小麥進入了春季田間管理階段,化肥、農藥、澆地需要大量資金。”道立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道立說。
除了農資產供儲銷保障到位,怎樣才能既降本又增產?汶上縣找到科技這把“新鑰匙”。
今年張道立的合作社新上了小麥鎮壓機,有效將松軟土壤進行壓實,達到保肥保水的目的。
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原有施肥模式下,每畝小麥追肥大約需要40斤至50斤,通過使用鎮壓機作業,每畝小麥追肥大約為20斤至30斤。雖然農資價格上漲了,但是通過技術升級加上新設備引進,總體支出卻比去年要節省了。
當地專門出臺政策,支持土地托管服務組織發展大馬力機械、智慧農業平臺等科技含量高、管理效率高、作業規模大的農業機械裝備。2021年,汶上落實農機補貼資金1228萬余元,補貼機具數量超過700臺,耕種收機械化率達到95.3%。
“機器換人”也在田野間發生。郭倉鎮大糧公司負責人全明禮說:“在我們托管的耕地上,配備著大型拖拉機、聯合深松整地機等農業機械120多套。開展智能化烘干儲藏服務,解決過去無人種田、種田成本高、效率低下等問題。”
今年,通過生產資料集中采購、農機作業統一調配,全明禮的種地成本每畝至少降低150元;通過開展測土配方、統防統治,農藥化肥用量降低20%。目前,大糧公司托管服務面積已達20萬畝,服務農戶8000余戶。
“科技種田”成為地方“糧食經”。汶上是傳統的農業大縣,近年來,當地編制高標準農田建設“一張圖”,通過創建“綠色高質高效”種植示范區,降肥減藥,實現增產提效。
“現在種地方便多了,這高標準農田旱能澆、澇能排,平坦的土地全程都能用上農機,省力又省錢。”汶上街道北坡村“種糧大戶”趙中凱指著自己管理的麥田說,“光小農水這一塊,按兩季莊稼要澆上三、四遍水計算,我承包的2600畝地一年就能省10余萬元。”
從秸稈還田、深耕深松、寬幅精播、播后鎮壓、測土配方施肥,一直到最后的小麥“一噴三防”,這個縣總結推廣了多項種植技術,使化肥、農藥利用率達到40%以上。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汶上縣農業農村局局長胡繼廣說:“為落實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在建成功能完善、生態良好的高標準農田60余萬畝基礎上,我們繼續加大投入,統一規劃,進一步提升農田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全縣糧食總產量常年穩定在80萬噸以上,加上今年農資保供穩價的多種措施獲得農民好評,我們對確保夏糧豐收‘開門紅’有了更大把握。”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農資 價格 汶上 藏糧 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