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資訊
內蒙古發布草種業專利導航成果
科技日報訊 (記者 張景陽)4月22日,內蒙古自治區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在呼和浩特市舉行內蒙古草種業專利導航成果發布會,會議發布了《內蒙古草種業專利導航分析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
專利導航是以專利信息資源利用和專利分析為基礎,將專利運用嵌入產業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組織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之中,從而引導和支撐產業科學發展的一項探索性工作。
據介紹,該報告書是由內蒙古自治區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委托國家專利導航項目(企業)研究和推廣中心實施,并依據產業規劃類專利導航國標以草種產業專利信息資源利用和專利分析為基礎出具的全球性草種產業技術研發和競爭環境綜合分析報告。
報告書顯示,在全球草種業主要創新主體排名中,中科院、中國農科院分別以352項和277項專利超越美國陶氏杜邦、荷蘭瑞克斯旺、德國拜爾等大型跨國企業,位列第一、二位,蒙草生態以142項專利位列第六。報告書特別強調,在西方國家長期引領全球草種業發展后,我國后來者居上,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草種業技術產出地。
內蒙古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全球范圍內分析草種質資源保存、鑒定與評價、草品種選育、草種繁育與應用的知識產權布局情況,有助于了解國產草種產業鏈的優勢和劣勢,指導主要創新主體開展科研布局、技術合作和技術轉化的方向。
全國政協委員、蒙草生態董事長王召明表示,未來草種業市場的競爭是“種源科技+數字技術+產業應用”的綜合性競爭,僅靠種子難以搶占市場份額;“十四五”期間,蒙草生態將以“實現鄉土草種源自主可控”為目標,通過創建國家草種業技術創新中心,聯合科研院所和高校,形成草種業創新戰略科技力量。
編輯:馬嘉悅
關鍵詞:草種 專利 種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