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宏觀 金融 行業 國企 民企 人物 新資訊

首頁>經濟>宏觀

圍繞數據權屬的“時代之問” 陳智敏委員談了5點思考

2022年04月26日 10:07  |  作者:崔呂萍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全球經濟抗疫復蘇需要抓手,從現有成績單看,數字經濟是一大亮點。“數字經濟之所以能夠保持高速發展,關鍵是大數據起到了關鍵核心和基礎性支撐作用。首先,數據作為一種新的生產要素,依托互聯網,把整個人類社會有機地、完整地、全面地連接起來;其次,數據的本質是數字經濟的生產資料和生產關系,準確反映和正在重塑再造人與人、人與物、人與社會、企業與企業、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日益成為人類社會一切經濟活動、社會活動的基礎,正在創造新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形態、國際格局;再次,數據也已經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最重要的核心要素。”全國政協委員、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友誼促進會理事長陳智敏在出席博鰲亞洲論壇“經濟發展與安全”分論壇時這樣表示。

“疫情是我們面臨的一場危機,但‘危中有機’,疫情對人類社會在工業文明基礎上建立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和沖擊,抗疫斗爭為數據的大規模使用和社會實踐創造了條件,這次危機已成為人類新的社會形態加速演進的助推器,甚至可能成為人類文明發展進步一個新的歷史拐點。”陳智敏表示,正因為在新時代的這種特殊重要性,數據已經成為國際社會爭奪和博弈的焦點,有的大國甚至將數據管轄問題延伸到國土之外,試圖通過“長臂管轄”實施“數據霸權”。

由此,數據權屬問題成為一個繞不過、避不開、必須回答的時代之問。“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必須回答好這一問題!”對此陳智敏也分享了自己的思考,概括來說就是主體在民、主權在國、企業開發、全民共有、共享共用。

“公民對數據的主體權利應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公民的數據權。這是大數據時代下憲法意義上的公民基本權利,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二是公民的數據人格權。構成個人隱私安全的基礎;三是公民的數據財產權。即數據創造出價值和效益的分配權。”談及主體在民,陳智敏這樣說。

而主權在國,在陳智敏看來則是國家主權在網絡空間的核心表現,也是國家安全的基本保障,包括數據管理權、控制權、防護權、反制權、司法權、網絡戰等權力。

企業開發,則是通過資本投入和技術手段,使分散而孤立、互不關聯的數據成為有價值和使用價值的產品和服務。要保障企業的合法權利,保證數據交易的公平合理、數據股份市場的正常發育。

“數據是數字經濟重要的生產資料和生產要素,應為全民共有,這是實現社會共同富裕的基礎。而由數據產生的財富,應在國家、企業和公民之間,以稅收、利潤、收入分配等形式共同分享,同時數據也應在政府、企業和公民的社會活動中共同使用。”陳智敏這樣說。

要使上述思路真正落實,他認為還需要做到四個堅持:一是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二是堅持法治保障;三是堅持技術支撐;四是堅持國際合作,共同推動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 人民政協報 》 ( 2022年04月26日   第 05 版)

編輯:秦云

關鍵詞:數據權屬 陳智敏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高清在线观看不卡一区二区 | 强奷乱码中文字幕熟无 | 中文字幕一级视频网站 | 在线看片国产日韩欧美亚洲 |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 | 亚洲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