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統一戰線>民族宗教
福建“云”辦“三月三”,激發“同心力”
畬族歌舞《同心共唱畬鄉美》
圖片來源:福建省民族與宗教事務廳經濟處、事業處
節目《歡動三月三》
本報記者 王天奡
面對嚴峻的疫情,福建各族民眾萬眾一心,迸發出龐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抗“疫”關鍵時刻,“中華一家親·2022海峽兩岸各民族歡度‘三月三’暨福建省第九屆‘三月三’畬族文化節”(以下簡稱“三月三”文化節),在“云端”隆重上線,以激發“同心”之力。
“三月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畬族、苗族、壯族等民族的重要節日。這次活動以“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為主題,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通過制作特別節目、舉辦“畬族醫藥發展云論壇”“兩岸茶人云端共敘緣”和海峽兩岸各族青年“一起向未來”網絡論壇等多元活動,聚焦新時代兩岸各族青年共同責任和使命,共謀深化交流合作新篇,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聚能蓄力。
據悉,福建在全國率先將每年3月定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月”,以進校園、進鄉村、進社區、進網絡、進培訓、進法規為抓手,引導各族群眾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3月底至4月中旬,首次以在線方式在南平市順昌縣舉辦“三月三”文化節。
“三月三”文化節前夕,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王永禮到福安市調研民族工作,向少數民族群眾致以節日祝賀、生活祝福、發展祝愿。副省長鄭建閩到南平市順昌縣調研,通過視頻方式向海峽兩岸各民族同胞致以節日問候和美好祝愿。
“云”活動:敘茶緣、觀畬鄉、探非遺
本次“三月三”文化節,“云”活動特別豐富,福建民族鄉村的最新發展,兩岸青年交往交流交融的在線同期聲,都可以在“云端”一睹風貌。
本屆文化節設計了“云端探畬鄉”的活動。通過新媒體平臺,可以隨主播一同走進順昌青山碧水環繞的秀美畬鄉,參觀畬鄉館,享受云上畬歌會,探秘畬族非遺技藝,感受少數民族鄉村振興“鮮活樣本”,如洋口謝坊菌草種植、大歷下坑蔬菜種植及秀吳林下竹蓀種植的新變化、新成果。
“云”故事:品文化、談奮斗、敘情緣
因防疫形勢不容任何松懈,本屆文化節主體活動轉為線上制作特別節目。分為三大篇章,將民族傳統文化、現實奮斗故事和綜藝元素有機融合,邀請少數民族民俗專家、脫貧攻堅先鋒模范、鄉村振興帶頭人、兩岸少數民族青年代表等嘉賓在演播廳中聚首話聊,品文化、談奮斗、敘情緣。
“共同的精神家園”篇章,由畬族民俗專家藍炯熹分享了畬族“三月三”的由來和特色,以及其他少數民族的節日習俗,生動的講述綴以熱情洋溢的歌舞,營造了歡樂的節日氛圍。
“共同走向現代化”篇章,以外景實地探訪短片引發話題,以生動故事詮釋情感,進而歌詠時代華章。通過“中國扶貧第一村”赤溪村黨支部書記杜家住溫情講述習近平總書記關心、幫扶福建少數民族群眾的往事,回顧了中華民族脫貧攻堅世紀工程思想原點的寧德實踐,展望了高質量發展的未來新篇;《山海情》中“凌一農”原型林占熺教授,分享援寧以及助力順昌鄉村振興的故事,平實的話語道出了“實現共同富裕,一個民族也不能少”的強音。
“交往交流交融”篇章,以畬族“藍氏三杰”和漳州華安高山族的故事為切入口,畬族主持人雷林清與臺灣少數民族歌手楊品驊分享了兩岸少數民族從過去到現在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探討了兩岸少數民族交流合作、共謀發展的愿景。
三個篇章內容層層遞進,并適時以文藝的手段升華情感,喚起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情感認同。
“云”惠民:同富裕、促振興、向未來
活動期間,福建省民族與宗教事務廳還攜手福建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開展惠民戰略合作,雙方簽訂合作協議,在授信融資、金融惠民、文旅特色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共同推動民族鄉村振興、促進各族群眾共同富裕。
福建“三月三”文化節系列活動由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指導,中華民族團結進步協會、福建省民族與宗教事務廳、福建省海外聯誼會等共同主辦。2008年6月,畬族“三月三”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9年11月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據悉,下一屆“三月三”畬族文化節將在福建省三明市舉辦。
編輯:朱建華
關鍵詞:三月三 畬族 福建 文化節 少數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