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態>綠·產業
《2020綠卡榜:中國卡車及生產商綠色排行榜》報告發布
卡車行業氮氧化物治理有待攻堅人民政協網北京5月13日電(記者 王菡娟)由亞洲清潔空氣中心、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和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共同發布的《2020綠卡榜:中國卡車及生產商綠色排行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十三五”期間,我國卡車環保管理體系不斷完善,監管措施成效明顯,在用柴油卡車污染物排放顯著下降。純電動卡車在部分地區得到有效推廣,為電動卡車在綠色貨運領域持續發力奠定基礎。
報告同時指出,“十四五” 期間,貨運行業減污降碳仍面臨重重考驗,建議我國應及早完善“十四五”頂層設計,明確貨運行業“減污降碳”協同目標和路徑,并通過加強柴油和天然氣卡車氮氧化物監管、突破電動卡車使用瓶頸等措施,實現貨運行業的綠色發展。
報告以中國市場上的柴油卡車、純電動卡車和天然氣卡車作為研究對象,以官方或公開來源的排放和能耗數據為主,結合OBD遠程在線監控、跟車檢測和整車PEMS測試數據,對“十三五”期間相關環保政策實施進展、技術發展和市場推廣等情況進行了深度分析。
報告顯示,2018至2020年間,我國在用柴油卡車環保年檢通過率穩步提升。2020年,國五在用柴油卡車環保年檢通過率為96.6%,較2019年相比上升約兩個百分點。同時,在用柴油卡車氮氧化物和顆粒物排放水平也有了明顯改善。
亞洲清潔空氣中心交通項目主任成慧慧指出,實施國六標準也是“十三五”期間“源頭控制”柴油車排放的重要手段。在國六標準實施后的短短一年的時間里,國六在用車的排放優勢凸顯。在2020年車輛的環保年檢中,國六柴油車的煙度和氮氧化物總體較國五分別下降25.4%和61.4%。
報告顯示,作為交通行業“減污降碳”重要舉措,電動卡車市場在“十三五”期間不斷發展。一方面,新老車企紛紛入場布局,市場競爭加強,且集中度穩步提升。另一方面,深圳、北京、成都等城市采取了包括開放路權等措施在內的政策組合拳,促使當地電動卡車得到有效推廣,為電動卡車在下一階段的貨運行業“減污降碳”中持續發力奠定基礎。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吳燁表示,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是當前柴油和天然氣卡車的“減污”難點和重點。
《中國移動源環境管理年報(2021)》顯示,2020年柴油貨車的氮氧化物排放占汽車排放總量的78.5%。
成慧慧指出,柴油貨車的氮氧化物監管力度仍有加嚴的空間,當前車輛環保年檢所采取的柴油車排放標準(GB 3847-2018)氮氧化物限值a(1500 ppm)過于寬松,99%以上的國五和國六車均可輕松通過該限值,致使該標準無法有效篩查出氮氧化物高排放車輛。成慧慧同時建議,國家和地方環保部門應及時調整環保年檢的氮氧化物限值,盡早實施更嚴格的限值b(900 ppm)。
報告也對當前市場份額有所提升的天然氣卡車實際道路排放表現進行了分析。報告發現,天然氣重卡在實際使用中存在氮氧化物高排放風險,跟車測試結果顯示,國五天然氣重卡的氮氧化物排放是國五柴油重卡的3.3倍。
“針對天然氣重卡的氮氧化物監管尚未形成閉環,”成慧慧說?!耙环矫?,當前天然氣重卡年檢普遍采用的測試方法,無法檢測氮氧化物。另一方面,當前法規沒有強制要求國六天然氣車的OBD遠程排放管理車載終端安裝氮氧化物傳感器并上傳數據,實時監管手段也缺位?!?/p>
報告還建議,生態環境部、工信部、交通運輸部等相關部門應盡快明確“十四五”卡車行業“減污降碳”的目標和路徑,進一步完善排放、能耗等管理體系,制定機動車二氧化碳排放標準,引導卡車產業和貨運行業加速低排放低碳轉型。
編輯:秦云
關鍵詞:卡車 氧化物 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