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進一步提升愛國愛港愛澳力量能力建設>會議新聞
全國政協“進一步提升愛國愛港愛澳力量能力建設”雙周協商座談會現場報道
社團革新發展 良政善治可期人民政協網北京5月14日電(記者 張佳琪)“發揮眾多愛國愛港社團的積極作用,是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固本培元的基礎性工程。”在5月13日召開的全國政協“進一步提升愛國愛港愛澳力量能力建設”雙周協商座談會上,全國政協常委、香港福建社團聯會榮譽主席吳良好開門見山,首先道出了重視社團建設的必要性。
據了解,香港社團發達,涵蓋工商、勞工、文化、教育、慈善、聯誼、青年、婦女等不同領域、不同群組的社團超過5萬個。如何讓這些社團發揮出最大的橋梁紐帶作用,推動良政善治?吳良好建議:首先要推進愛國社團功能革新。“隨著香港進入由治及興的新時期,面對新形勢新任務,社團應進一步明確功能定位,全面轉向做好基層工作,成為特區政府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中堅力量。”
具體來說,他認為,可將愛國愛港社團納入特區政府社區管理體制,建立起社團地區服務中心與特區政府的溝通平臺。“支持社團參與、協辦特區政府主辦的活動,通過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給予社團適當的財政撥款和政策支持。”此外,愛國愛港社團還可與立法會議員、區議員聯手,共同設立議員地區服務中心,為會員及地區居民提供優質服務,促進基層治理和社區工作能力提升。
“還要培養愛國愛港社團工作專業隊伍,借鑒先進成熟的社團管理經驗。”吳良好進一步建議,通過建立健全社團負責人任期制度,著力從社團主要負責人、領導層和秘書團隊三方面配強力量,組織和訓練一支專業、專職的愛國愛港社團工作隊伍,提升社團召集義工、組織活動、服務社區等方面的能力。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青聯副主席霍啟剛同樣關注著香港社團發展的問題。在他看來,目前社團數量多,但服務工作同質化的弊端仍然存在。對此,他建議各社團找準各自優勢,錯位發展。
“有些深耕地區的社團可以負責派發物資、凝聚居民共識的工作,有些則可以注重做好文宣、研究議題工作,為地區發展提供更具參考價值的意見。”霍啟剛表示,提高工作實效,受惠市民對愛國團體的好印象自然而來,社區整體組織動員能力也會逐步加強。
“我還注意到一個現象,不少從小在海外讀書的青年,近年逐步回流香港。”霍啟剛補充說,“他們在香港缺乏人際網絡,較少參與社團活動,社團可以主動吸納這類青年。”霍啟剛表示,用好海歸青年長期積累的海外人際網絡加強對外宣傳,有利于擴大社團的輻射范圍,對實現中華兒女大團結亦能作出積極貢獻。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