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資訊
圍繞旅游促縣域發展,全國政協委員梁留科這樣說!
“草根網紅”丁真帶火了理塘縣,漢服生意帶火了曹縣,玉鐲直播帶火了藍田縣……眾多案例告訴我們,縣域經濟發展,說到底要在“特”字上做文章。從這個角度出發,當前我們應圍繞縣域旅游名片的打造做哪些準備工作?要避免千縣一面、突出“一縣一策”,我們又該怎么干?圍繞這些問題,全國政協委員,洛陽師范學院院長梁留科接受了我們的采訪。
一直以來,梁留科在推動因縣制宜,做好縣域旅游發展規劃,探索推進縣域文旅融合IP工程方面做了大量調查研究。在他看來,應從旅游產業發展的趨勢出發,對縣域旅游資源進行科學評估,弄清縣域文化、自然等旅游資源和各要素的本地特色和市場潛能,確定旅游發展在縣域經濟社會系統中定位,塑造旅游資源、要素、產業發展同其他產業協同性的整體名片和各要素名片等,形成差異特色。
“要做到這一點非常不易,當前,幾乎每一個縣級單位都近似共享一個整體要素市場、游客市場,旅游產業的模仿比其他產業更容易,風險更小,由此也更容易形成產業資源的重復性投入及惡性競爭。”梁留科這樣說。
在這一背景下,要怎樣做才能突出自身特色?
梁留科表示,突出“特”字,其實就是要有所為、有所不為。這需要從省市縣多層級出發形成統籌規劃體系,明確每一個縣在全省、全市總體發展格局中的定位。
“在實際工作中,區域分工協作非常重要。在‘一縣一策’的前提下,我建議從自然、文化資源區域整體性和旅游產品的整體性出發,積極探索跨界融合和跨區域發展模式,打造各具特色的縣域旅游發展的典范,通過道路互動、線路共推、標準共享、市場共建等方式,深化縣域合作,形成區域性旅游發展合力。”梁留科這樣表示。
縣域旅游發展對解決當地就業頗具益處,在疫情背景下,我們發現很多年輕人以云導游、直播帶貨形式推介自己的家鄉。對于借助數字技術發展旅游業這件事,梁留科又有哪些看法呢?
“我認為這些做法不僅提高了縣域旅游產業抵御疫情風險的耐沖、耐撞指數,也為縣域旅游、縣域經濟的發展引入了一種新鮮事物、注入了一股新的思維。今后應通過政策設計,支持旅游企業將科技滲透到旅游產品的資源整合、創意研發、傳播渠道、消費體驗等各個層面和環節,促進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現代科技與旅游業加速融合。”梁留科預計,未來,隨著“旅游+數字”“旅游+科技”等的深度應用和廣泛滲透,數字技術將在旅游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過程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縣域特產其實也是一個縣城走向全國甚至全球的“敲門磚”,但現在看來,雖然我國地大物博,各地都有特色農產品或手工業產品,但深加工、精包裝、廣傳播這三件事還都有提升空間,圍繞這一話題,梁留科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一方面,農產品精深加工亟須“補鏈”,應推動原料生產、倉儲物流、市場消費等上下游產業有機銜接;另一方面產業融合要“強鏈”,以精深加龍頭工企業帶動農產品深加工,扶持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利益共同體,讓農民更多地分享精深加工帶來的增值收益,有條件的高等院校建議設立農產品加工裝備相關專業,以人才培養提升我國農產品精深加工技術裝備研發能力,還可以因縣施策探索打造優質農產品加工出口基地。
“我特別想說說縣域特產包裝的事。現在看,各地特產‘撞臉’的直接問題出在包裝上。為此建議在特產的包裝設計上,建立強大的品牌傳播系統、統一的符號系統,包裝要具備綠色低碳、文化符號令人過目不忘等優勢,這就要求包裝設計既要體現傳統優秀中華文化,又要融入現代文化理念。”梁留科表示。
《 人民政協報 》 ( 2022年05月17日 第 06 版)
編輯:秦云
關鍵詞:縣域 旅游 發展 梁留 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