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畫好同心圓 建功新時代—議政江蘇>活動 活動
蘇州教育博物館舉辦線上特展:“院士之鄉鐘靈毓秀 科學巨匠閃耀蒼穹”
5月18日,蘇州教育博物館舉辦線上特展:“院士之鄉鐘靈毓秀 科學巨匠閃耀蒼穹——蘇州院士人物線上特展”,以“蘇州院士人物志”為主要內容,展示“博物館的力量”。
蘇州歷史悠久,崇文重教,人才輩出,是名副其實的“狀元之府、院士之鄉”,曾出過51名狀元;綿延至今,已涌現139名兩院院士,形成別具一格的“院士群”之象。據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網站數據,自1955年新中國誕生首批院士以來,截至目前,中國科學院院士總數為854人,外籍院士總數為129人;中國工程院院士總數為964人,外籍院士總數為111人。據《蘇州日報》2021年11月22日“蘇州新增4位,兩院院士總人數達139位”,在全國大中城市中居于首位,蘇州由此獲得“院士之鄉”的美譽。從古代的“狀元之府”到當代的“院士之鄉”,充分彰顯了蘇州地區經濟、文化、 教育、科技事業的繁榮發達,也展示了源遠流長的吳文化獨特的魅力。蘇州院士,他們或是出生在蘇州,或是在蘇州工作、學習生活。無論他們走得多遠,都始終眷戀著蘇州故土。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國家和民族,都有其根之所系、脈之所維,根脈就是文明和教育。人到蘇州才有為,蘇州教育博物館本次線上特展是展示國粹和院士文化的重要窗口,更是進行蘇州國民教育、科普宣傳、歷史和藝術熏陶的重要課堂。
博物館是記錄歷史的地方,這些歷史給予的經驗和智慧可以預判未來;博物館是預見未來的地方,能夠在博與悟的過程中遇見撲面而來的未來世界。據了解,近年來蘇州教育博物館通過建立共建關系、組織流動展覽、豐富體驗活動等形式,日常舉辦各類講座、培訓、專題展覽、學術交流等公益活動,積極探索館校合作的有效途徑,發揮博物館的藏品、展覽等資源作用,是彰顯蘇州崇文重教傳統的生動寫照。
蘇州教育博物館由名人館、古代館、近代館、現代館等十二個展館組成,館藏藏品近數千件,為講述蘇州的教育故事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此次舉辦的線上展,完全應了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博物館的力量”。院士的故事傳播不會只停留在一個時間節點。未來,需要更多人、機構以及文化企業等,以更多元化的方式講述歷史,串珠成線,為公眾提供探索之旅、體驗之旅。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當今中國正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歷史時期,實現人民富裕、國家強盛、中國美麗需要物質文明的積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華。在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際,蘇州教育博物館作為代表蘇州收藏、展示、研究、闡釋中華優秀傳統教育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歷史的教育客廳,持續不斷提升公共文化教育服務效能,用心、用情、用功持續不斷為社會公眾提供更豐富更精彩的教育產品和優質服務,發揮博物館的“大學校”作用,利于蘇州教育人加強對以往教育遺產和教育發展歷程的整理、保存和研究,對蘇州教育的發展歷程和精神實質、對蘇州教育與蘇州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以及對現代教育的本質與發展趨勢都加深認識。(文/陶麗穎 圖/蘇州教育博物館)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