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雙向發力的天津實踐>基層政協
“一鏈多點” “1對1”“1對N”……
——天津武清區政協將凝聚共識貫穿履職全過程
人民政協網天津5月18日電(記者張原 李寧馨 通訊員王居濤)走訪委員、走訪委員單位,走進村街、走進社區、走進企業,連日來,天津武清區政協“雙走訪”“三走進”活動如火如荼。活動中,區政協收集社情民意、幫助解決實際問題的同時,宣講政策解疑釋惑聚共識,“一鏈多點”“1對1”“1對N”……擴大“朋友圈”,將凝聚共識貫穿履職全過程。
武清區政協注重發揮“堅持和加強黨對各項工作領導的重要陣地、用黨的創新理論團結教育引導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臺、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礎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識的重要渠道”作用。構建起黨組中心組引領學、主席會議帶頭學、常委會會議專題學、委員培訓集中學、座談會交流學、專委會和界別研討學的學習制度體系,強化理論武裝,夯實“思想之基”,做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第一時間學習、第一時間傳達、第一時間落實,用黨的創新理論團結教育引導委員和界別群眾。
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強化組織建設,增強“向心之力”,按照“兩個全覆蓋”要求,構建了“一鏈多點”的政協黨的組織體系和黨建工作網絡。“一鏈”即“政協黨組—機關黨組—專門委員會委員履職黨支部”黨的組織鏈條,同時積極探索黨員委員“組織關系一方隸屬、參加雙重組織生活”模式。“多點”即根據工作需要在重要會議和視察調研工作中,設立臨時黨支部,督促黨員委員發揮好模范帶頭作用,做好示范引領工作。
武清區政協把凝聚共識作為重要任務納入政協黨的建設一體謀劃、一體部署,把意識形態工作納入黨組工作一體落實、一體推進,制定實施《意識形態工作任務清單》,明確政協黨組織是加強思想政治引領的責任主體、黨員委員是加強思想政治引領的工作主體,壓緊壓實責任。每名黨員委員以“1對1”“1對N”等方式,做好聯系黨外委員工作,近年來開展深入談心談話活動500余次。
“市縣政協主要工作是協商、主要工作方式是搭臺、工作主旨是雙向發力。”按照汪洋主席要求,武清區政協進一步突出履職重點,堅持一手抓黨政所需,一手抓群眾所盼,不斷提升協商議政的凝聚共識屬性。
“我們注意健全政協凝聚共識工作具體制度、工作機制和規范程序。研究制定了學習座談會、學習教育培訓、談心談話、委員讀書、黨外委員專題視察、黨組成員走訪委員、專門委員會聯系界別委員、‘雙走訪’活動等17項具體制度機制,進一步規范凝聚共識工作的主要內容、形式載體、工作鏈條、對象范圍、基本程序。”武清區政協主席房靖彪告訴記者,區政協堅持在協商、監督、調研視察各項工作中做實“一體設計、一體落實”。如在調研視察、“雙走訪”“三走進”活動中,查找問題促推進的同時,達到宣講政策解疑釋惑聚共識的目的。在協商議政中,邀請黨政部門負責人列席,完善協商互動環節,引導委員和職能部門合理有度暢所欲言,講透議透問題現象,不斷增進一致性。近3年來,圍繞優化營商環境、人才政策落實、教育、醫療、養老等議題,深入開展調研視察、協商議政等活動100余次,反映各類社會民意信息120余條,民心民意得到有效匯集,關于民生問題的提案辦結率達到100%。
區政協還不斷豐富凝聚共識形式,如加快“智慧政協”建設,完善“線上線下”平臺,建立14個界別微信群,把協商從會場、現場延伸到網上,有力拓展了參與范圍和工作對象;完善從委員到界別群眾的工作鏈條,構建起“年、季、月、周+平時”的界別協商常態化工作平臺,界別協商成為重點協商前的必經程序;把界別協商、對口協商、提案辦理協商等經常性協商活動與聯系群眾有機結合,引導委員團結界別群眾聽黨話、跟黨走。今年建立了29個委員聯絡站,打造起“有事好商量”基層協商平臺,針對不同對象開展了更為靈活多樣的談心談話活動,初步形成了鞏固共識、凝聚共識、傳播共識的完整鏈條,打通了委員聯系基層群眾的有效渠道,為增強凝聚共識工作實效發揮了積極作用。
編輯:王亦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