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雙向發力的廣西實踐>新聞動態
讓農業品牌為鄉村振興添翼助力
——廣西政協“提高‘桂字號’品牌競爭力 助推鄉村振興”專題協商會小記
“以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托的‘壯美廣西’為核心內涵,統籌我區豐厚的歷史人文、資源稟賦、生態優勢、區域影響、消費需求等多元底蘊,賦予桂字號農業品牌經得起歷史考驗的‘靈魂’,講好桂字號農業品牌故事。”
“建立鄉村振興、農業農村、市場監管、發展改革、財政、商務、林業、文化旅游等部門工作協調機制,健全政府部門與行業協會、龍頭企業等各類主體間的聯動機制,有效整合資源,積極引導、協調各類品牌的持有人和使用人,同心同力推進農業品牌建設。”
“將農業品牌培育納入干部教育培訓計劃,對各級領導干部開展培訓,提升農業品牌建設領導能力和組織水平。”
……
5月25日,窗外陽光正好,室內氣氛熱烈。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提高‘桂字號’品牌競爭力 助推鄉村振興”專題協商會上,不斷發出的“委員好聲音”,引起與會者共鳴,贏得掌聲陣陣。
讓“桂字號”農業品牌為鄉村振興添翼助力,自治區政協做足文章。3月,自治區政協副主席黃日波率調研組赴南寧、梧州兩市進行實地調研,與新疆、福建兩省區開展線上交流。4月,組織全區14個市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圍繞“提高‘桂字號’品牌競爭力 助推鄉村振興”議題開展線上主題討論,匯聚政協的智慧和力量。5月25日,圍繞議題召開專題協商會,委員們的發言干貨滿滿。
“以‘優’字為先,實施‘標準化+’行動。”自治區政協常委、廣西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主任何敏認為,要引領品牌從產品戰略走向產業戰略,系統推進品牌建設,推進農產品全產業鏈統一標準,實施品牌全產業鏈標準化管理,嚴格準入制度、監督制度,建立品牌信用檔案。充分發揮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引領示范輻射作用,建立智慧農業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出臺專門政策予以扶持發展成為優勢特色主導產業,帶動農業產業標準化。
“強化農產品質量監管,建立農產品安全體系。”自治區政協常委、南寧市政協主席杜偉建議,抓好農產品生產源頭管理,嚴厲查處違禁農藥、獸藥、漁藥的生產、銷售、使用等違法行為,提高品牌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加快建立并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農產品市場準入及質量責任追究制度,加強對農產品生產、收購、加工、包裝、儲運、保鮮、流通、銷售等各環節的全程質量監管,確保農產品的質量、品質及安全。建立產品質量識別標志,大力推行產地標識管理、產品條形碼制度,打牢農產品品牌發展基礎。
2021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時,充分肯定柳州螺螄粉“小米粉大產業”的發展路徑,對螺螄產業發展作出了“要繼續走品牌化道路,同時堅持高質量、把住高標準”的重要指示。柳州螺狀元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清石提出,要加快推進“螺螄粉+”發展模式,鼓勵打造多元化螺螄粉產業體系,引領全產業鏈做大做強,助推鄉村振興。
自治區政協委員、桂林吉福思羅漢果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藍福生建議,推動“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最低保護價、訂單回收模式進一步創新,以“政府+企業+合作社+農戶+金融+保險”融合的全產業鏈模式助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當前農產品品牌主要是以‘區域名+品類名’為主的農產品區域品牌,好的區域品牌可以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也可以成為區域經濟活力的一個重要標志,甚至有時候還可以代表著一種先進的農業生產力。”自治區政協委員、廣西富硒農業研究中心主任劉永賢認為,品牌的培育與打造要摸清家底、科學分析,找出有巨大發展潛力與爆發力或升級潛能的地方區域農產品品牌進行重點培育,重點在外銷型量大或有著巨大產能潛力的特色農產品上下足功夫,在有限的財力支持下,找準拳頭產品品牌進行培育與打造,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這樣才能更好的在農產品品牌打造方面“聚準焦、發重力、出奇效”。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電商已經成為農民致富的新引擎。”廣西農墾集團副總經理黃永華呼吁,要充分利用電商平臺以及各類自媒體平臺、直播達人等各種傳統媒體與網絡新媒體,線上線下共同發力,進一步暢通廣西產品走向全國的渠道,形成更大的鄉村振興帶動力。
自治區政協主席孫大偉表示,要強化思想認識,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質量工作的重要論述,切實把握提升“桂字號”品牌競爭力對推動廣西鄉村振興的重要意義,廣聚眾智眾力做大做強“桂字號”品牌;要發揮政協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優勢和特點,圍繞農業產業化發展、強化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擴展營銷渠道深化研究,著力提升“桂字號”品牌競爭力影響力。(肖亮升)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