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資訊
《河北藍皮書:河北經濟發展報告(2022)》指出—— 河北應奮力打造自主可控的“鏈主型”企業
人民政協網5月29日電(記者 高志民)河北省社會科學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日前聯合發布的《河北藍皮書:河北經濟發展報告(2022)》(以下簡稱藍皮書)指出,要推動河北變“制造大省”為“制造強省”,讓“河北制造”盡快走向“中國制造”,其重要前提就是快速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努力變傳統產業優勢為市場競爭優勢。
藍皮書認為,河北應依托自身產業規模優勢、配套優勢和部分領域先發優勢,圍繞重點制造業領域與優勢制造環節,加快培育一大批具有國內外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與戰略性新興全產業鏈集群,爭取在核心基礎零部件、工業基礎軟件、核心電子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以及基礎工藝產業鏈環節上取得重大突破。要加快推進傳統產業向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全力構建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產業“鏈主型”企業。與國內先進省份相比,河北要實現“彎道超車”式快速追趕,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就必須以“十四五”確立的信息智能、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健康等十二大主導產業為主攻方向,在財政政策上支持傳統優勢產業做優、做強、做專、做精。特別是在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領域建設一批世界級先進制造產業集群,努力培養一批產業鏈控制能力極強的行業細分領域單項冠軍、“小巨人”與“配套專家”等“鏈主型”企業。要著力做優供應鏈戰略設計,不斷強化供應鏈安全管理體系。抓緊完善從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到售后服務全鏈條供應系統建設,加快形成有創新力、高附加值以及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給體系。要積極探索“互聯網+”“數字+”等融合創新戰略及發展模式,不斷強化產業鏈、供應鏈融合度及其配套服務,大幅度提升供應鏈基礎設施綜合性效率水平,從而快速拉近與國內外先進地區產業鏈分工與協作關系,帶動全省制造業發展水平整體性提升。
藍皮書指出,目前,數字經濟已成為世界各國競爭的主賽道與重要驅動力,更是我國當今發展的戰略重點與主攻方向。近年來,河北省在大數據與物聯網、信息技術制造、人工智能與智能裝備等領域雖獲得了長足發展,也具備了一定的基礎條件與發展空間,但數字經濟與工業領域融合滲透的深度明顯不足。要改變全省制造業數字化水平整體偏低的現狀,必須加快提升數字資源在工業運行過程中的合理配置與使用效率,加大基礎研究與關鍵數字技術創新投入力度。
藍皮書建議,要積極開展核心技術、非對稱技術、顛覆性技術等戰略性前沿技術攻關,補齊基礎研究短板,努力在量子計算、區塊鏈、超導芯片等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上實現重大突破。要增加數字技術國際合作投入,不斷探索與國際上具有影響力的跨國公司和科研機構共同組建數字經濟國際技術轉移中心、國際聯合實驗室以及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構建海外研發中心,以此吸引全球高端生產要素與人力資本的跨區域流動。借力京津冀區域經濟協同發展有利形勢,主動與京津“聯姻”,抓緊謀劃三省市數字經濟頂層設計。以統籌布局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網絡安全等新興數字經濟為抓手,抓緊籌備建設三省市數字經濟新興產業集聚區,構建京津冀區域特色數字經濟發展試點,著力打造京津冀區域數字經濟發展新高地。
編輯:馬嘉悅
關鍵詞:數字 河北 產業 指出 鏈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