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宏觀
2022,世界經濟能否回歸常態增長?
——訪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
“全球經濟正面臨一系列災難,我們需要作出選擇:要么屈服于目前全球地緣經濟分裂態勢,讓世界滑向更加貧窮和危險的邊緣;要么改變我們的合作方式。”當地時間5月23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發文警告說,在新冠肺炎疫情、俄烏沖突、金融市場波動加劇和氣候變化的持續威脅下,“全球經濟可能正面臨著二戰以來的最大考驗”。
近來,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聯合國等主要國際機構大幅度下調了2022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期值,從此前的4%以上下調至3.1%-3.6%之間。上述國際機構之所以做出調整,出于哪些考慮?這一預期能否實現?圍繞這些問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日前接受了我們的專訪。
“多家國際機構調整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目標,我認為是出于多方面考慮。除新冠肺炎疫情使得一些國家特別是一些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無法完全恢復到疫情暴發前速度之外,美國、歐元區國家通貨膨脹上漲速度過快,也是影響全球經濟增速的靠前因素。”張宇燕表示,美國今年3、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超過8%,其中3月份達到了8.5%,為40年來最高點,這迫使美國貨幣政策轉向。
“為抑制CPI過快上漲,美國已進入加息周期,今年3月美聯儲宣布上調美國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25個基點到0.25%至0.5%之間,5月更是上調50個基點。”在張宇燕看來,歐元區的情況與美國類似,受燃料和食品價格飆升推動,歐盟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4月調和CPI終值同比上升7.4%,創25年以來的新高,這也迫使歐洲央行考慮采取行動抑制物價上漲勢頭。
“猶記得去年9月,面對要求貨幣政策轉向呼聲,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還表態不會做出過度反應。但在幾周前,拉加德改口說當前維持物價穩定是歐洲央行最主要的職責。她補充說‘面對較高的CPI,歐洲央行將采取行動,而且很有可能在7月份就停止購債計劃’。由此可見,要想遏止CPI上漲,緊縮貨幣在美歐已變得勢不可擋,這也將導致全球經濟增速減緩。”張宇燕這樣說。
第二個考慮因素,張宇燕認為是全球主要發達經濟體政策轉向帶來的溢出效應,受其影響的主要是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中的脆弱者。
“我們看到,美聯儲加息、縮表等政策已導致美元指數大幅攀升,2021年初美元指數還是90左右,現在已經上升到103左右,業界甚至有人估計會上升至110。與此同時,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2021年1月的1%升至2022年5月初的接近3%。美元大幅度升值和利率顯著上漲,對中低收入國家而言不僅意味著債務負擔加重,而且還將伴隨著資本外逃。為抑制資本外逃和本幣大幅貶值,這些國家不得不提高利率,而這又勢必會損害原本就根基不牢的經濟復蘇。”張宇燕認為,對那些過度依賴大宗商品進口的中低收入國家而言,美元升值更是雪上加霜。
俄烏沖突造成的直接和間接影響,同樣是拉低全球經濟增長預期的重要因素。“雖然兩國經濟體量占世界總產出比重不大,其沖突對世界經濟造成的影響也不會很大,但此事件對個別方面的影響力同樣不容忽視。”張宇燕表示,今年大宗商品價格特別是其中的能源和小麥價格的快速上漲,不僅構成了發達經濟體物價的快速攀升,還加劇了市場預期的不穩定性。與此同時,西方國家嚴厲制裁俄羅斯帶來的次生危機,也已讓與俄羅斯企業有著正常貿易往來的他國企業擔心受到次級制裁而進退維谷,這增添了經濟正常增長的難度。
“所有這些問題加在一起,使得IMF等國際機構大幅度下調了2022年全球經濟增速的預期值,這是可以理解的。客觀來看,下調后的增速預期值,可以被視為一個‘能接受的數字’,因為在過去20多年里全球經濟平均增長速度就是3.5%左右,如果今年真的能夠達到3.6%,則表明全球經濟回歸到了過去20多年的增長常態。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未來3-5年或更長時間,世界經濟大概率將會行進在中低速增長軌道之內,即3%-3.5%左右的增速之間。”張宇燕有此判斷。
說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率為3.6%是一個可以實現的增長目標,除參考了過往數據外,張宇燕認為還有幾個核心理由。
首先,新冠肺炎疫情對整個世界經濟的沖擊及后續影響已經進入了收斂期,其繼續大規模肆虐的可能性不大。
其次,俄烏沖突帶給全球的負面影響趨于見頂,短期“劇痛”正在向長期“隱痛”過渡,再出現爆炸性破壞力的可能性較小。
再次,隨著全球供應鏈的修復,再加上全球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趨于疲軟,通貨膨脹壓力也將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最后,雖然主要發達經濟體政策轉向有很強的被動性質,但這畢竟是宏觀政策告別非常規狀態而回歸常態的必由之路。
“當然,在充滿不確定的當今世界里,我們無法完全排除世界經濟出現失速的可能性,即經濟增速有可能降至2%甚至更低。同時,我們也不能完全排除相反情景出現的可能性,即今年下半年全球經濟出現某種因受疫情壓抑而釋放出來的‘報復性’繁榮,進而將全球增速推至4%甚至更高。當然,這兩種情況出現的概率都不大,應該都在10%以下。”張宇燕補充說道。
《 人民政協報 》 ( 2022年06月07日 第 06 版)
編輯:秦云
關鍵詞:經濟 全球 世界經濟 增長 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