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游>茶旅人生
一杯冷泡水含香
紀娟麗
炎炎夏日,你是否感受過一杯冷泡茶帶來的美妙?
近來,冷泡茶大行其道,深得年輕人喜愛。打開線上各平臺,不僅冷泡茶產品銷售火爆,各種冷泡茶制作小視頻也頗受歡迎。去年國際茶日當天,新式茶飲行業首個具體產品標準《茶類飲料系列團體標準》出爐,將新式茶飲分為五大類,現制冷泡茶便赫然在列。
初次接觸冷泡茶,還是多年前在北京國際茶業展上。當時正值炎夏,在展會上泡了大半天的我,正準備轉一圈之后離開,一家臺灣展位上擺放的一個個玻璃瓶子吸引了我的注意。每個玻璃瓶子中,都浸泡著一個茶包,杯中的液體已呈青綠色。問詢之后,才知道這是冷泡茶,里面泡的是高山烏龍。在臺灣地區,冷泡茶已經頗為流行。果斷購得一瓶,走到夏天的烈日里,喝一口瓶中的冷泡茶,一股鮮甜、滿口冷香,夏日的燥熱一掃而光。
后來,我從網上搜索冷泡茶的相關資料,可惜寥寥。大約冷泡茶流行于日本、韓國。在日本,冷泡茶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水云茶,讓我立刻聯想到那日冷香鮮甜的品飲感受。
近年來,隨著新式茶飲的快速發展,冷泡茶逐漸走俏。新式茶飲中的冷泡茶,大多采用冷泡或者冷萃的方式,讓茶葉中的芳香和內含物質析出,用于冷泡的茶也大多是綠茶、花茶、輕發酵烏龍茶的原葉。這與日本的冷泡茶并不相同,日本茶以蒸青綠茶為主,因其主要的品飲方式為點茶,因此茶葉形態多為末茶,用于冷泡的茶亦然。
習慣了開水泡茶的人們,也許心里還有疑問:開水泡茶主要是為了激發出茶的香氣和內含物質,冷泡能激發茶的色香味嗎?這種飲茶方式是否健康呢?
回憶自己品飲冷泡茶的初體驗,滋味鮮爽,水中含香,的確別有風味。查找資料發現,茶葉的內含物質在開水和冷水中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存在不同。比如大多數氨基酸、單糖類物質能溶于冷水,而咖啡堿、黃酮類物質不太容易溶于冷水。當茶葉用冷水沖泡時,具有鮮爽味的氨基酸會最先析出,而帶有苦澀味的咖啡堿、茶多酚等析出緩慢。這正是冷泡茶口感更鮮爽、不苦不澀的原因。而咖啡堿、茶多酚等物質還是飲茶刺激腸胃的主要原因,冷泡茶中這類物質析出緩慢,能一定程度上減少茶葉對腸胃的刺激。此外,冷泡茶還能避免高溫破壞維生素C,以及水熱氧化作用引起的茶湯色變,保持茶湯翠綠,口感清甜鮮爽。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茶葉都適合冷泡。一般來說,不發酵或者輕發酵的細嫩茶適合冷泡,比如名優綠茶、發酵較輕的烏龍茶、白毫銀針等。同時,用來冷泡的茶葉,最好選用當年的新茶。泡茶水可以是涼白開、礦泉水或純凈水。以500ML礦泉水為例,可投入3~5克茶葉。冷泡茶的時間也有講究,優質綠茶不超過4小時,輕發酵的鐵觀音、白毫銀針的最佳冷泡時間6小時。冷泡茶可根據個人喜好放置冰箱,但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微生物繁殖。
隨著冷泡茶聲名鵲起,一些冷泡茶新品應運而生。去年春,湖北一家主打恩施玉露的茶企就推出一款冷泡茶,受到茶友熱捧。一瓶常溫的礦泉水,放入一袋小茶包,5分鐘之后,就能喝到口感純正的恩施玉露,口感鮮爽,沒有傳統綠茶的苦澀味。之所以達到這樣的口感,與恩施玉露的蒸青工藝不無關系。也許,這也正是冷泡茶在以品飲蒸青綠茶為主的日本大行其道的原因。
盛夏時節,嘗試喝一杯冷泡茶吧,不僅驅散燥熱,更以含香的茶湯、鮮甜的滋味熨帖味蕾和身心。
《 人民政協報 》 ( 2022年06月10日 第 07 版)
編輯:陳姝延
關鍵詞:泡茶 冷泡 茶葉 含香 ,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