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熱點背后 政協歷史 奇聞軼事 軍事歷史 口述歷史

首頁>春秋>口述歷史

春蠶到死絲方盡——懷念許孟雄教授

2022年06月16日 14:48  |  作者:郭曉惠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我有幸受教于許孟雄先生是在20世紀80年代初。我們一群中國人民大學1978年復校后才來任教的青年教師,基本上是大學本科畢業,急需繼續深造。所以我們一邊教著年齡大小不一、從農村、工廠、建設兵團返城或者直接來自高中的學生,一邊跟著幾個外教和許孟雄教授進修。

許孟雄任教于我們外語系的師資班和青年教師進修班,主要講授英文語法和漢英翻譯。我記得他在語法課上講解他研究英語語法尤其是介詞、冠詞的獨特成果。他的教法獨辟蹊徑,自成體系;他的學識淵博,旁征博引。他的課不僅使我們水平提高,還吸引了來自其他院系的慕名者,甚至包括五六十歲的外系教授。教室里常常座無虛席,沒座位者就站著聽講。許孟雄操一口福建口音相當重的普通話,講課時精力充沛,一站就是兩個小時,盡管那時他已年近八旬。

許孟雄對英文的獨到理解,和嚴謹的治學態度,都使我們受益匪淺。他深厚的文化素養給予我們潛移默化的影響,他的為人也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是他毫無專家學者架子,對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茍。學生向他請教時,哪怕水平不高,問題幼稚,他一律耐心回答,認真講解,不厭其煩。當時我系有好幾位青年教師,一到備課就去他家請教,占用他很多時間。二是他秉性倔強執著,剛正不阿,說話直言不諱,難免得罪世俗與權貴,以至于一生坎坷,多年遭受不公正待遇,吃了很多苦。

許孟雄1903年出生在福州的一個書香世家。18歲就開始譯介中國文章到海外,據說斯諾先生來華前就曾受到他的譯作的影響。以他的智慧、勤奮和執著,本可以成就一番更大的事業,留給后人更多的文化財富,可惜盛年時未能正常從事教學和翻譯工作達20多年之久(1957年從北外來人大后不久就被錯劃為“右派”,到20世紀80年代初才平反)。

后來,許孟雄手頭有了許許多多稿件,如審訂《簡明英漢詞典》,主編巨型工具書《韋氏三版英語大詞典》,寫作《英語難題研究一千則》等等,又撰寫了多篇學術論文在國內外發表,他便不再給我們上課,在校園里也很少見到他的身影。找他的人太多,他就在住所門口貼上“請訪客談話不要超過十分鐘”之類的紙條,那就是他在工作了。他一生勤奮,工作至死,直到近90歲高齡,還每天凌晨起身,在打字機、字典前整日工作。倘有急稿,凌晨3點就爬起來伏案。

1992年秋,我即將赴英國牛津大學進修之前,在人大校園中見到白發白衣的許老先生正在散步,他獨自一人,清癯的身形直直地前行,目不環視,仿佛在專注地思考自己頭腦中的問題。我近前向他問候,為多年前有一次在課上看課外教材使他不快而道歉,他肯定已經忘記了那件事,甚至記不清我了,但他瘦削的臉上立即露出笑容,眼光敏捷有神,顯然因與過去的學生意外相逢而喜從心生,立刻就有了親切的溝通。其時,他已是89歲的老人了,這就是我見他的最后一面。

許孟雄先生是我國的著名翻譯家和教育家,是中國為數不多的真正精通英語的學者之一。茅盾的名著《子夜》和周立波的《暴風驟雨》是由他譯為英文的,譯本在長時間內被作為中國翻譯界漢譯英的樣本介紹到海外,他因此享譽海內外學術界。然而,他的英文主要靠極大量閱讀和認真鉆研學來。他的例子說明,英文尤其是學術英文、有水平的書面英文,不可只依靠到英語國家去生活得來。

作為許老先生教過的最后一批弟子,作為英語教學和翻譯界的后人,我想到,老一代翻譯家如傅雷、林語堂等,不僅為中國介紹進來一批優秀的外國文學作品,而且引入了西方的思維方式與文化,甚至對現代漢語的句式與文風都產生了不可逆的巨大影響。從另一個角度說,絕大多數中國人眼中的外國,是譯介者們介紹給他們的外國;外國人眼中的中國,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譯介者介紹過去的中國,可見我們翻譯工作者所起的作用之大。

1994年8月,許孟雄教授以91歲高齡逝世。8月9日,我從他簡樸的遺體告別儀式歸來,心情難以平靜。許老先生自1929年畢業于清華大學英國語言文學系開始執教以來,已歷時65年。幾十年歲月,他教過的學生確是桃李滿天下,他們的年齡跨度一定也是巨大的,而能來向尊師遺容告別的學生卻不可能太多。這也許是教師職業的特點之一吧,一生育人,育出的人越出色,走得越遠,海外天邊,難以尋跡。

陳羽綸教授寫給許孟雄教授的挽聯,代表了無數人對老先生的追思:

“華夏一奇人秉性剛直錚錚鐵骨,授業解困惑探跡索隱巨筆如椽?!?nbsp;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許孟雄 教授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 | 日本女v片一区二区 | 亚洲一区亚洲二区欧美一区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 尹人香蕉久久99天天拍第一页 | 亚洲欧美久久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