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宏觀
以核能綜合利用助推實現“雙碳”目標
“核能作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優質能源,是未來新增非化石能源中最具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支撐?!闭劶叭绾谓y籌推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時,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核學會理事長王壽君表示,當前,除傳統的核能發電外,核能綜合利用的內涵廣泛,應用場景多樣,可以用于區域供暖、工業供熱(冷)、海水淡化、核能制氫、同位素生產等;此外,在太空航行、深海探測、海島供能等特殊場景中,核能還具有持續性強、供能形式多樣等特殊優勢。
當前,美國、俄羅斯、法國等核能強國均積極推動核能綜合利用,將其作為應對氣候行動的重要舉措,并以其為牽引驅動核能科技創新,搶占核能技術制高點。美、英、日等國大力開展核能制氫技術的研究,法國積極推進多功能模塊化小型堆的研發建設,俄羅斯在浮動核電站、核動力破冰船的研發應用方面位居世界前列。
對此,王壽君表示,當前,我國已具備規?;l展核能綜合利用的時機和條件。近年來,山東海陽核電站和浙江秦山核電站均已利用核熱電聯供技術為城市居民供暖。2022年5月,全國首個工業用途核能供汽工程——江蘇田灣核電蒸汽供能項目全面開啟建設。全球首座球床模塊式高溫氣冷堆核電已在山東榮成并網發電,高溫氣冷堆提供高品質的工業蒸汽,可以與高耗能產業耦合,代替化石能源供熱/供汽,降低碳排放。隨著我國“雙碳”目標的持續推進、能源安全戰略的深化落實,核能綜合利用將在支撐我國“雙碳”目標實現過程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在王壽君看來,核能既具有可再生能源的零碳排放特性,又延續了化石能源不間斷穩定服役的特點,貼合大宗制造工藝的能源需求。應充分發揮大型壓水堆、高溫氣冷堆、模塊化小堆、低溫供熱堆等各自優勢,緊密結合用戶側綜合能源消費需求,建立集供電、居民供暖、工業供汽、制氫、海水淡化、同位素生產等為一體的多能互補、多能聯供的區域綜合能源系統,為未來我國綠色低碳發展貢獻核能力量。
為此,王壽君建議:一是加快核能綜合利用與高耗能行業的耦合發展,突破能源壁壘。在“雙碳”背景下,以傳統化石能源消費為主的高耗能行業發展面臨嚴重制約,亟須突破化石能源壁壘,而核能綜合利用可以滿足高耗能行業多樣化的用能需求,可以為高碳排放產業提供脫碳技術方案,支撐國家大型化工基地、大型工業基地建設。建議國家將高溫氣冷堆為石化、鋼鐵等高耗能企業綜合供能/供汽示范項目列為國家科技專項,開展相關應用研究和實踐工作,推動行業標準和行政法規的完善,為全球高耗能企業脫碳提供新的商業模式和樣板。二是加快核能清潔供暖產業化,緩解冬季供暖面臨的巨大壓力。在傳統煤電不斷壓減、新能源無法供暖的情況下,可通過核熱電聯產或低溫供熱堆等方式代替部分煤電,為廣大的北方地區供暖。建議從國家層面推動核能清潔供暖產業化發展,從選址、設計、審批、監管等方面完善法規標準體系,在稅收、貸款利率、財政補貼等方面出臺配套扶持政策,推動核能供暖項目盡快落地。三是加快核能制氫技術的研發和示范,為規模化制氫提供可靠基礎。核能制氫具有分解效率高、便于工業規模化生產等優勢,是極具前景的清潔氫生產手段。核能制氫在我國已形成較好的產業基礎,特別是高溫氣冷堆制氫有望成為我國大規模供應氫氣的重要解決方案。建議設立核能制氫重大專項,建設核能制氫示范工程,明確政策、資金和條件保障等方面的支持,加快成果轉化,推動碳減排進程。
《 人民政協報 》 ( 2022年06月21日 第 05 版)
編輯: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