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 論>落實中央政協工作會議精神回頭看
遼寧省本溪市政協主席高巍:注重“六個提升” 推動市縣政協工作創新發展
遼寧省本溪市政協認真總結貫徹落實中央政協工作會議精神的工作實踐,不斷深化對政協工作的規律性認識,現從六個方面,談一談認識和思考。
提升黨建引領作用是推進市縣政協工作創新發展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包括各民主黨派、各團體、各民族、各階層、各界人士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選擇,是成立政協時的初心所在。只有堅持黨對政協工作的全面領導,切實強化政協黨的建設,才能保證政協工作的正確政治方向。首要是突出政治引領。本溪市委第一時間召開政協工作會議,出臺《中共本溪市委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實施意見》,開展對中央、省委、市委政協工作會議精神貫徹落實情況的調研督查,加強黨對政協工作的全面領導。市政協黨組充分發揮在政協工作中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作用,引領帶動全市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深刻把握“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著力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重點是強化理論武裝。堅持“第一議題”制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建立學習+知情、學習+協商、學習+調研、學習+監督的“1+4”學習格局。以黨組理論中心組學習為引領,采用集中學習、理論研討、專家輔導、委員座談等形式,年均開展各層面理論學習達到150次。關鍵是加強組織建設。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召開機關黨建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全方位多角度壓實責任。抓好委員隊伍黨的建設,在專委會建立黨員履職活動組,推進政協黨的建設“兩個全覆蓋”。制定實施政協黨組成員聯系界別黨員委員、黨員委員聯系黨外委員(“1+2”)聯系制度,推進黨建引領作用再提升、再加強。
提升協商議政質量是推進政協工作創新發展的重要基礎。2020年以來,本溪市政協協商形成《建議案》和《送閱件》18份,市黨政領導給予高度重視和批示落實44次,一批高質量的建議轉化為推動本溪振興發展的具體舉措。著力抓好選題。著眼于黨政工作的重點、群眾關心的熱點、社會治理的難點開展各類協商活動,確保“黨委政府工作重點在哪里,政協履職就跟進到哪里”;年度協商計劃的制定充分征求委員意見、認真聽取黨委政府意見。豐富協商形式。深入實施專委會“一委一題”工作機制,每年開展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協商2次、主席會議協商3-4次、專題協商6-8次。建立委員與政府部門“面對面”的月度協商制度,吸納市政協參政議政人才庫專家參與協商。創新協商平臺和協商形式,探索推進基層協商,利用“兩室一廳”(縣區“協商議事辦公室”、鄉鎮街道“委員協商議事廳”、村社區“委員活動室”)協商平臺,把政協協商與基層治理緊密結合起來。重視成果質量。定期開展優秀履職成果評選,建立優秀履職委員激勵培訓機制。
提升民主監督實效是推進政協工作創新發展的有力抓手。民主監督是社會主義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本溪市政協立足實際,把強化民主監督作為加強和改進政協工作的重要舉措,每年重點監督議題占協商計劃議題總量在1/3左右。把準監督定位。堅持協商式監督的定位,建立知情明政、溝通協商、提出建議、辦理反饋的監督工作流程,議題重點選擇人民群眾關心的養老社保、醫療教育、城市管理、農村環境等方面問題,通過視察、跟蹤視察等方式,促進問題解決落實。加強制度建設。健全交辦、辦理、督辦提案協商機制,堅持實施“三審立案”“主席包案”等工作機制,提高提案質量、加大辦理力度。堅持反映社情民意“四級審查”制度,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信息工作網絡和信息員隊伍,提高信息質量。注重聯合聯動。發揮黨派團體在民主監督中的重要作用,加強各級政協組織聯合監督。認真答好市委交辦的“作業”,專委會每年會同各民主黨派、工商聯,重點圍繞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10件民生實事”等議題開展聯合監督。
提升凝聚共識水平是推進政協工作創新發展的有效途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是人民政協履職的中心環節。本溪市政協制定了《關于為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在政協履職創造條件的若干措施》,兩年來,黨派提交集體提案占比65%,被采納社情民意信息占比57%。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的重要職能作用,通過有效的工作使人民政協成為“重要陣地、重要平臺、重要渠道”。抓牢學習主線。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廣泛開展學習貫徹中央政協工作會議精神系列活動,開展主題宣講活動12場次,建立涵蓋各個層面的學習體系,不斷增進“四個認同”。抓牢宣傳陣地。用好政協報紙、雜志、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宣傳陣地,強化在各級各類媒體的輿論宣傳,在省級以上政協媒體刊發宣傳稿件60余篇;積極參與省政協“講好遼寧故事,展示良好發展預期界別組活動”。抓牢界別合力。通過專委會聯系界別委員,委員聯系服務界別群眾,把更多人團結在黨的周圍。
提升委員履職能力是推進政協工作創新發展的重要保證。抓好委員隊伍履職能力建設,是強化委員責任擔當的基礎。著力建章立制。制定實施《關于強化政協委員責任擔當的實施意見》等委員考核和管理制度;堅持開展年度委員履職通報、委員履職電子檔案等工作;組織實施“高素質委員隊伍建設工程”,開展“悅讀山城?書香政協”等載體活動;建立優秀履職委員評選機制,強化典型引領示范作用。著力規范管理。堅持優化服務與加強管理并重,做到從嚴要求和自我學習、自我教育、自我約束相結合,加強對委員教育培訓,實現委員、常委培訓的全覆蓋。重視和加強黨員履職活動組工作,定期組織委員開展理論學習和思想交流。著力擴大參與。通過月度協商等機制運行,擴大委員在協商議政和調研視察等活動中的參與度。落實“委員講堂”制度,2020年以來組織開展市政協委員集中講堂和專委會分講堂34場次,不斷增強委員責任感、使命感和榮譽感。
提升服務振興效能是推進政協事業創新發展的實踐要求。對市縣政協而言,要堅持“黨委想什么,政協議什么;政府干什么,政協幫什么”,把服務振興效能作為檢驗工作質量的實踐要求。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市政協聚焦實施“四大戰略”、建設“五個本溪”中心任務履職,圍繞“十四五”規劃編制、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等重大課題,組織全體委員開展建言獻策活動;圍繞加快結構調整、推進鄉村振興、加強城市管理等課題,開展常委會會議、主席會議、專題協商會等多層次協商活動。堅持站位一線、主動擔當。實施班子成員包聯重點企業、聯系重大項目機制,全力完成市委安排的重要招商引資、幫扶企業等工作任務。建立“主席(副主席)+專委會+界別委員”專班服務重大項目機制,開展“一對一”精準服務。堅持市委有號召、政協有行動。圍繞市委“項目建設落實年、招商引資競賽年、實體經濟服務年、營商環境提升年、人才興市推進年、重點改革突破年”活動安排,結合政協職能特點,利用三年時間,在全市政協持續開展助推項目、助力開放、護企穩崗、建言營商、招才引智、守正創新“六個專項行動”,以高質量履職成果,服務地方振興發展。
(作者高巍,系遼寧省本溪市政協主席)
編輯: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