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多黨合作>民革
同心共富試驗田
——民革杭州市委會錢塘區支部助推鄉村振興發展
人民政協網杭州6月27日電(記者 鮑蔓華 通訊員 許宏波)近日,一塊150畝的“同心共富試驗田”在杭州市錢塘區河莊街道新圍村簽約揭牌。這是由民革杭州市委會錢塘區支部聯合民革浙江財經大學支部、浙江財經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新圍村,為助力錢塘區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示范區時代樣板建設的創新試驗和探索。
河莊街道新圍村,被稱為“圍墾第一村”。憑借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農業資源優勢,新圍村結束了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的低效農業生產模式,開啟了大面積成規模的耕種模式,并致力打造具有沿江圍墾特色的休閑農業產業帶。2022年4月,新圍村入選杭州市第一批共富村。
設立同心共富試驗田是民革錢塘區支部、浙江財經大學支部與新圍村合作共建的第一步,同時導入浙江財經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專家智庫,對新圍村的未來鄉村建設進行頂層設計,為新圍村的共同富裕注入新動力和新動能,在區校民革的橋梁作用下引入各方力量建設美麗鄉村、賦能鄉村振興、探索共同富裕。
在簽約掛牌現場,浙江財經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副院長尤利群深有感觸,并就農旅結合發展推動共同富裕為新圍村提出建議。他說,要為農業發展賦能,才能把“1”能夠變成“N”,比如把簡單的稻谷種植,變成數字化、科學化、現代化的種植新模式,能夠讓人在這里體驗現代農業的美、現代農業的智慧。
百草味董事長邱浩群、麥撲文旅董事長徐琦民是民革錢塘支部的黨員。作為農業加工和農旅發展領域的企業家,也被引到新圍村為鄉村振興指點迷津。他們表示,將聯系中科院院士推薦糧食新品種在試驗田播種。同時,幫助構建錢塘區風味區域品牌,并引入科技手段,實現農作物種植全程溯源和在線監測。推進農旅融合發展,真正實現一二三產相融合,加快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步伐。
浙江省政府咨詢委委員、“三農”發展組組長顧益康也應邀前來為新圍村的發展支招。他說,通過農產品的優質化、品牌化、產業化、數字化、綠色化、多功能化,實現農業高質高效的發展,讓未來農業成為農民致富的產業。
智庫資源和科技力量匯聚新圍村,讓錢塘區河莊街道黨工委辦事處書記汪華鋒對未來特別期待。他說,在民主黨派、學者智庫、專業力量以及社會資源的賦能帶動下,新圍村和河莊街道一定能夠走出一條有動力可持續、群眾可感的共富新路子。
編輯:王亦凡
關鍵詞:新圍 圍村 鄉村 共富